“估計短不了。”宋北雲嘆氣道:“總歸要打造第一個重工業基地的,這是頭等大事。”
“嗯,其實我不打算回去。”趙橙看向宋北雲說道:“我就打算在這裡生老病死了。”
宋北雲大驚:“為什麼?”
“至少在這裡沒人知道我的過去,我跟他們能一起上班一起下班。”趙橙說到這裡卻是笑了出來:“還能一起發牢騷,與其當一隻籠中鳥,倒不如便在這裡好了。”
宋北雲張了張嘴,卻是沒有說些什麼:“都隨你的意思吧,反正王爺那邊你怎麼打算?真不管他了?”
“他有金鈴兒,而我對他來說也不過便是一場冤孽。而且就我這樣子,在誰身邊都是討債的鬼。”
宋北雲笑了起來,第一次聽見有人這麼形容自己,不過還別說這個形容還挺貼切,趙橙可不就是討債的鬼麼。
她今天能做出永遠留在海州的決定,宋北雲倒真的不強求她,這個人的命真的天生刻薄,沒有一個地方能夠長待,但海州這裡卻給了她一份相對穩定的感覺。
這種最原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單調乏味,但對她來說簡直再適合不過了。
她不是什麼聰明人,這一點她現在應該深切瞭解過了,更不是什麼身兼重任的人,她的前半生是生在王府裡的大家閨秀,中間那一段是居無定所的籠中雀,再往後的生活不管好壞終究是能自己選擇了。
光是這一點,宋北雲就替她高興。
“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了?”宋北雲笑著問道:“那往後怎麼打算?”
“嗯……還不知道,再看吧。我不是那種能想很多的人。”趙橙在說出了自己的決定之後,彷彿輕鬆了許多:“往後的事,誰知道呢。”
說完,趙橙停住腳步,轉身離開:“走了。”
“就為了跟我說這個?”
“嗯。”
宋北雲回頭看了她的背影一眼,笑了笑也轉身回了家去。
之後的幾日,港口三大專案幾乎同時啟動了,號稱便是前所未有的兩工一民專案。
這兩工,便是大宋最大的電廠將正式開建了,很多人甚至都沒聽過這個“電廠”是什麼,但它卻已經開始打地基了。
專案書中說,一旦電廠落成之後,會逐漸以海州為中心向周圍展開,而且它還有比發電更重要的職能,那便是它是第一所全職研究所,也就是海州港電能研究所,之所以讓他們廠所合一,說白了還是生產力不太行,等到將來必然會分離出兩個不同的機構的。
而第二個工,則是很惡趣味的名字中國石油總部正式在海州港奠基了。
這標誌著石油化工產業正式開展了起來,而這個單位屬於永久國有企業,它和糧食、公路等等產業一樣都是不容資本染指的企業,但此時此刻卻鮮為人知,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那些黑漆漆的有臭味的粘糊糊火油,真的不如煤炭、焦炭、木炭甚至不如柴火好用。
但電廠奠基時宋北雲都沒有親自出門,只是贈送了一些禮物,可輪到中化石油破土時,他卻親自到場祝賀。
相對於這兩個離普通人很遠的“工”,那個一民中的“民”卻是讓所有人都振奮了起來。
那便是整個入籍海州港的人,包括農民之內所有人都允許一定程度的自主經商,而且不會因為經商而影響本人和孩子入學、考試、入仕等等。
這個政策一旦放開,整個港口就活絡了起來,不出幾天各類的私營小店就蓬勃了起來,很多人以前還是捎帶著做點買賣,而如今很多海州港的職工家中,男人在工廠上班女人則在家中販賣一些東西做些小買賣。
而人多了,競爭自然多了,競爭多了,品質便是開始提升,很多人開始挖空心思從各方面角度出來來賺錢了。
但他們賺錢的同時,這廣袤土地上第一個監控商品質量的單位成立了,那便是海州港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衙門。
“聽說了麼,過些日子海州港要改名啦。”在下班之後,廠區小飯館裡來加餐的人便聊了起來:“據說要從海州分出去了。”
“哦?叫什麼啊?”
“聽說是叫連雲港。”
“這名字好聽啊。”
“聽說這是宋大人打算給兒子取的名字,但這裡有個雲字,便用來給海州港命名了。”
“好聽好聽,宋大人取的,就是好聽!到底是第一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