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九條尚忠倒了,然後近衛忠熙升任關白一點都不奇怪。
而且人家近衛也不是沒跟腳的:
除了本身出身高門,他的生母出身御三家的尾張德川;
與仙台伊達、島津、津輕等大名也有聯姻;
親子、養子一大推,都各有前程,公卿、神宮祭主、本山住職、法主、大禪師那是一大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御所家定的御臺所篤姬,雖然是島津齊彬的養女,但卻是此人的養女出閣的。
不過呢,雖然此人和幕府的關係匪淺,但卻推動過廷臣八十八卿列參事件,反對與米人簽署和親約定——順便提一句,現如今待在江戶的敕使大原重德,在此事件中赤膊上陣很是活躍。
當時近衛雖然沒有赤膊上陣,但也對年輕的公卿鼓勵甚多。
後來呢,因為其攘夷的立場不變,一直和幕府對著幹,所以在安政大獄中被大老井伊搞下去了,最後辭官落髮當和尚去也——因為直秀亂入,和西鄉隆永混在一起的月照和尚,這位沒投水,但也沒被幕府抓住。這位的恩主就是近衛。
這近衛當了關白,慶永、慶喜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這位因姻親的關係,和齊昭一系的尾張藩、薩摩藩關係很近,而且還是大御所家定名義上的公公;
恨嘛,當然是時移世易,現在慶永、慶喜名義上執掌了幕政,雖然以前大家一起鑿幕府挺好的,可如今嘛,公務合體不是還沒合成嘛,這京都和江戶有些對立,老朋友有點要變成新對手的意思。
但慶永、慶喜咋想的,松平容保有點顧不上了。
他就任京都所司代,起因是浪士殺了關白九條尚忠的家臣,幕府對京都如此動盪嚴重不滿。
可如今九條倒臺了,這事可就坐蠟了:
出師未捷,不,是沒出師呢,這要保護的人物就沒了,那我家咋辦?這上洛還要不要進行?
當然要進行了,這天誅橫行哪能不管啊。
可在這個變化後,容保頗有些不滿:
和歷七月二十一日,浪士斬九條家臣島田正辰,七月二十三日,關白更替。
八月五日任命自己為新任京都所司代,即刻上洛, 穩定近畿的形勢。
這按時間算,島田身死和九條倒臺前後就差了兩天,結果自己根本不知道關白換人的訊息,糊里糊塗地答應了上洛。
可應允之後,在第二天,幕府大目付才通知自己朝廷新任關白的事情。
雖然,這幕府大目付說是一收到訊息就趕緊轉告了,但容保覺得不對,同樣從京都來的訊息,一個早到一個晚到,憑啥啊。
容保思前想後,還是覺得幕府收到訊息應該更早,慶永、慶喜有事瞞著自家——一起幹大事,互信是基礎,但扶桑此時是家天下,很難建立互信的基礎。
因此呢,容保心裡有刺,又遇到直秀問的幾個問題,就好比兜頭一盆涼水,把其滿腔熱忱熄滅了大半。
而家老西鄉賴母一干人等,本來就反對上洛,於是,藉此機會,把其中的隱患都列出來了。
這次西鄉上門,就是想和直秀好好合計一下,這個難題到底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