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外面馬車上。”毛海峰得意道:“還帶了好些藤枝,甚至還搶回了兩個會種植的農戶……幾十年前流亡到海外的。”
“去看看。”錢淵還有點不放心,上次弄來的紅薯是土豆,這次不會又弄錯了吧?
箱子裡堆著一個個此前從未在中國內地出現的玩意,紅通通的,有點長,還有點細……這真的是紅薯?
錢淵前世經常逛菜市場,也買過紅薯……面前這玩意也太袖珍了吧!
不過也有可能,後世的農作物和這個時代的老祖宗差別挺大的,比如這個時代的韭菜……比後世的韭菜至少要短一半,就算長到老的不能吃也長不上去。
邊上一個短打裝扮的老人在毛海峰的示意下走近,恭敬的說:“老爺,番人是前年才移植呂宋島,當地人稱為朱薯。”
朱薯?
紅薯還曾經有這個別名?
錢淵一頭霧水,不過“朱”本為“赤”。
想了想,錢淵撿了幾個徑直去了廚房,讓僕役生火,洗乾淨切塊,上蒸鍋蒸了一刻鐘。
蓋子一掀開,就站在灶臺邊的錢淵還沒怎麼,一旁的毛海峰驚歎一聲,“好香!”
等吃到嘴裡,軟軟糯糯,帶點甜味,錢淵終於確定了,真的是紅薯。
錢淵精神大振,叫來那兩個老農細細詢問,如何種植,畝產量多少等等。
“下等田即可,耐旱易活,尺許薯藤,隨栽隨活。”老農一一答道:“呂宋島上畝產二十石左右。”
錢淵滿意的點點頭,轉身用力拍著毛海峰的肩膀,“這次是真的立下大功了,千百年後,毛海峰這個名字定能為人銘記!”
毛海峰臉都漲紅了,嘿嘿笑著搓手,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五輛馬車都是……噢噢,都是藤蔓,乾的不錯!”錢淵笑道:“說說看,這次如何弄來的,都快一年了!”
“他還能有其他法子?”徐碧溪搖頭道:“親自去了呂宋島,作勢通商販貨,離岸之際派人在碼頭上搗亂,死了十多個兄弟,險之又險才脫身。”
“值得,值得!”錢淵嘆道:“此物一旦推廣,以此而活者何止萬人!”
徐碧溪猶豫了下,低聲道:“不過……浙江、福建、江南只怕不肯將田地種植這紅薯,畢竟是新奇物,而且……”
錢淵點頭接道:“災年可活人,但風調雨順,畝產量又高,除了填飽肚子之外,賣不出什麼價。”
毛海峰插嘴道:“至少寧波府是不肯種的。”
“不急,不急。”錢淵一輛一輛馬車看過去,吩咐道:“藤蔓全都送到台州的彭溪鎮去,叫個護衛跟著去,全都種在那,正好這時候種下去,過幾個月還能收一波。”
紅薯這玩意要災年才能顯示出它畝產量高的優勢,而易活耐旱的特點,也決定了它在江南很難推廣,但在山東、北直隸、山西、陝西很容易被推廣開。
事實上,原時空中,福建商人陳振龍在萬曆年間將紅薯引入福建,但真正推廣開是華亭徐光啟。
為了推廣紅薯,徐光啟甚至撰寫了本《甘薯疏》,他將紅薯推廣到山西、陝西等地,不僅僅因為耐旱易活,更因為天氣寒冷,挖窖儲藏,不易發芽腐爛。
錢淵不停的在心裡琢磨,徐階這老頭是指望不上的,想在北方推廣紅薯,怕是要等到高拱上位。
小冰河時代的威力將在幾十年後漸漸顯露,如果能儘快推廣紅薯,或許山西、陝西那邊不至於鬧得太兇。
一個又一個的念頭在錢淵腦海中翻滾,心不在焉的送走毛海峰和徐碧溪,差點讓他們將那箱紅薯也給帶走!
要知道,小七惦記烤紅薯已經很久很久了……呃,錢淵也有點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