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了一宿的凍,次日清晨,雲羿早早起身離開,這地兒死人屍骨太多,晦氣。
腿傷已經徹底痊癒,感覺不到疼痛,趕路也就迅速了許多。
沿途多次經過村莊,遇到了不少人,這裡的人普遍比漢人的矮半個頭,他也因此更加肯定這裡便是倭國。
趕路並不忘打聽胖子的下落,由於語言不通,每次遇到倭人他只能用手比劃胖子的體貌特徵,希望能有所獲。然而天不遂人願,一連問過許多人,得到的答覆都是搖頭。
雖然還沒有胖子的訊息,但一天的趕路也讓他對倭國有了大致的瞭解。
民以食為天,一個地方是否富裕首先得看百姓能否吃得飽,這點不用問就能知道。
倭國四面環海,溼潤多雨,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但倭國的耕地很有限,僧多粥少,稻米只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倭人也時常外出狩獵,靠海的人會時常出海捕魚,補貼家用。
即便如此,倭人也吃不飽飯,經常十個腸子九個空。
有人的地方就有糾紛,倭國比之中土並沒有多大,但此地大小國家林立,經常打仗,打仗的原因也很簡單,掠奪可以種植水稻的土地。
確切的說,這裡的國家還算不上國家,說是部落更為精確,有些所謂的國家更像一個村子,大部落就像參天大樹,小部落就像無根浮萍,一些小部落為了生存也會歸附大部落。
由於倭人經常打仗,死人也就成了家常便飯,不過更多人是餓死的。
途中他就遇到過一撥倭人進攻另一個倭人村子,與中原的戰爭不同,倭人打仗不講究什麼章法,也沒有什麼像樣兒的武器,提著石矛就往村裡衝。
遇到這種情況他也沒有多待,更沒有多管閒事,這是倭人之間的戰爭,他一個外人沒有插手的由頭,哪怕死者當中亦有老幼婦孺。
他也因此猜到昨晚過夜的那個廢棄村莊是怎麼回事兒了,八成就是被其他倭人給滅了。
趕路並非盲目的前進,在對倭國情況有所瞭解之後,他就知道與倭人同居這條路是不通了,只能靠自己。
要找到胖子還不知道得什麼時候,可能只要十天半個月,也可能得三年五載,在此之前不能跟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得先安頓下來,然後從長計議。
思量過後,雲羿改道向南,往靠海的地方走去,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很簡單,內陸缺糧,吃飯成了問題,而靠海的地方捕魚方便。
急行出十餘里地,雲羿皺眉止步,靠海的地方雖然容易捕魚,但缺乏淡水,吃飯是解決了,喝水怎麼辦?
絞盡腦汁反覆思量,也沒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雲羿沒有繼續往下想,舉步繼續南行。
水囊裡還有些清水,撐上四五天應該不成問題,先去海邊兒安頓下來,再另想他策。
將追星逐月施展到了極致,正午就到了海邊,這裡並不平坦,多有岩石,海風中帶著濃濃的魚腥味。
往東的地勢越來越高,到得五六里外形成一處高聳入雲的懸崖,從崖頂到崖底是一片晶瑩剔透的冰幕,那是結冰的瀑布。
看到瀑布,雲羿喜出望外,眾所周知,水中含的鹽分越多,冬天就越不容易結冰,海水就是這樣,那條瀑布既然結冰,說明自其源頭流出的是淡水。
看到了水源就等於看到了希望,雲羿將追星逐月施展到極致向東狂掠,地勢雖不平坦,卻不影響他的速度,片刻功夫就到了懸崖底下。
到得冰幕跟前,雲羿穩住身形,右掌猛擊冰幕,砸下一塊冰錐,放嘴裡嚐了嚐,沒有鹹味,確是淡水無疑。
按捺住心頭的喜悅,深吸口氣,尋找棲身之所,瀑布是流進大海的,自然不能在這裡安營紮寨,不然每逢漲潮就會被水淹沒。
張望片刻,雲羿選擇在瀑布西面三里外的一處山坳中,那裡相對避風,而且漲潮的時候也淹不到。
雲羿走到山坳,尋了一處隱蔽的石縫將包袱藏了進去,轉而急施身法原路返回。
雖然找到了棲身之所,但這裡的環境是露天的,海邊也沒有供他遮風擋雨的東西,來的途中他遇到過樹林,可以自那裡尋些木材回來,搭建一間木屋。
樹林裡沒有現成的木材,只能動手砍伐,沒有斧頭就用五雷掌,五行之中金克木,氣行肺經,掌擊樹根,巨響過後大樹應聲而倒。
連續擊倒五六十棵大樹,感覺氣海靈氣去了七八成,雲羿這才停下手來。
這個時候他又開始犯難了,木材是有了,怎麼帶到海邊兒去?
沒轍兒,只能往回扛,一次扛兩根,來回得二十幾趟。多餘的樹枝礙事兒,全部斷掉,再往回扛就能省事兒些。
想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從樹林到海邊有二三十里路,每次扛兩根圓木也跑不快,到天黑也才帶回了十幾根木頭。
天色黑了,雲羿沒有再去扛,啃了兩口硬邦邦的乾糧,尋一背風的旮旯睡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