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其實和西湖差不多,但沒有那麼多景觀。
葉開把相機架設在對面,自己帶著口罩坐在溼地公園的長椅上。
腿上是一架嶄新精緻的二胡。
弓杆送出,葉開控制好力道,一道長且穩定的音發了出來。
二胡和其他樂器一樣,右手控制的弓杆在首尾的時候要用不同的力道,不然發出的音就會越來越低。
在弓的什麼位置,要用什麼力道?
這就需要長期的練習了,手把手教你的師傅也說不清他是怎麼學會的。
唯手熟而。
稍微試了一下音,葉開就開始在這溼度公園中演奏這首雨碎江南。
周圍很快就圍上了人。
不過葉開帶上了口罩,暫時沒有被認出來。
葉開的粉絲主要集中在都市圈小資群體中,也就是一些有錢,想要到處旅行的年輕男女。所以葉開在老家只需要帶口罩出門,基本上就不會有認識他的人。
書迷很少會認真去記得作者長什麼樣子,所以就算葉開不帶口罩站在讀者面前,讀者也不會把葉開和自己喜歡的作者聯絡起來。
這首歌,是葉開學會作曲以來,個人最喜歡的一首。
這種風格的歌曲他想寫很久了。
醞釀了大半年的時間,終於在遊西湖的時候,被西湖中古人的浪漫所觸動,才有了現在的這首雨碎江南。
一首曲子,道盡了葉開心中的江南。
他沒有為這首曲子寫任何詞,斷橋上恰到好處的雨,就是這首曲子最曼妙的演唱。
葉開閉著眼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中,心神回到了千年之前的西湖。
這一晚江南恰到好處的雨,紛飛在從金陵到杭州的天空。
煙雨中,荷葉漸漸盛開。
修長的手指熟練的在二胡的琴絃上移動,發出顫音的時候簡直顫到人們心上去了。
琴聲婉轉,似是嘆息,又似哭泣,跟著琴聲顫抖,發出瑟瑟瑟斷續之音,如是一滴滴小雨落上樹葉。圍觀者無論男女老少,無不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二胡這穿透力。。。不僅僅能穿透房屋,喚來物業和保安,還能穿透心靈。
不知是不是錯覺,圍觀群眾發現周圍的鳥兒都多了一些。
慢條斯理的,在樹枝上梳理自己的羽毛,春天到了,溼地公園又快變成了鳥兒的天下。甜城附近觀鳥人士的聖地。
再好聽的曲子也有結束的一刻。
當葉開收起二胡,掌聲四起。
葉開微笑著,他想到。
若自己以後沒有系統了,也沒有了錢,就帶著幾件自己喜歡的樂器到處遊山玩水。累了就喝山裡的清泉,沒錢了就在鬧市中給演奏樂器賺點路費。
也不用多,只要能維持一天兩三頓飯,住的地方不冷也不會太熱,就好。
回家之後,葉開把影片檔案儲存在行動硬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