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沈雲善也多多少少知道一點沈招金和李德蘭之間的交往,對於這件事倒是樂見其成。
他覺得自己也有本家兄弟沈雲沛在朝廷做官,官雖然沒有李章銅的中堂大人那麼大,但血緣關係比起他們和李章銅來卻近多了,因此,要是自己的兒子能夠娶到李大龍的女兒,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當上了鎮長,沈雲善覺得自己原來和鎮子上其他人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李大龍的書香門第在自己的心裡便無足輕重了。
海西朐南鎮自甲午戰爭遭逃兵洗劫後,一直未能倖免戰亂不斷。民國成立了,老百姓天天盼望著能夠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
李大龍家有十幾畝良田,收下的糧食被前前後後經過的兵匪差不多搶光了,家中作坊做出來的鞭炮也賣不出去了——兵荒馬亂的,老百姓連溫飽都顧不上,哪有閒錢來買鞭炮?
有幾個因為路遠在李大龍家搭夥吃午飯的學生交不起糧食,逢年過節能夠給私塾送禮的人也少了,私塾裡的學生在逐漸減少。
每當看到有學生因為貧困輟學,李大龍就心痛不已,而每天都會讓他頭疼的李德銅卻賴著不走。
有一天,心灰意冷的李大龍說出停辦私塾的想法。
“你說什麼呀!”李劉氏竭力反對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你除了教書,做別的營生都不行。還有,要是家中沒有私塾,誰能夠管得了小德鋼?”
於是,兩口子苦思冥想了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學生拾糞、拾草來充當學費。他們希望這樣做能夠維持私塾的“香火”不斷。
鄉下人要想圖個溫飽只能靠種地,而要莊稼長得好,必須多施肥。糞的種類倒是不少,但既有肥力又容易撿得到的糞只有狗屎了。
私塾裡的學生加入了拾糞或者拾草的隊伍,已經輟學的孩子聽到這個訊息十分興奮,陸續帶著“學費”回到了私塾。
李德金平時雖然淘氣,但是家裡的困難他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想:“何不我自己也去撿糞,既能為家裡減輕點負擔,也能出去轉轉。”
於是李德金每天早早起床,然後叫上李德鐵一起去拾糞。兄弟倆一人拿著一個糞勺子,輪換著挎糞箕,到村裡四處轉悠,可大都是挎著空糞箕回家。
有一次,看到李德銅挎著滿滿的一糞箕糞,李德金就跑上前攔住他問:“我說三哥,你在哪撿這麼多的糞啊!我都好多天撿不到一泡狗屎。告訴我你在哪撿的好嗎?”
李德銅瞥了一眼李德金,又朝李德鐵眨眨眼,然後一聲不吭地轉身走了。
“還保密呢!”李德金自言自語道:“我非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不可!”
李德銅剛走不遠,就聽一婦人咋呼道:“哎喲,這不倒頭鬼嘛!不知是哪個絕八代的,把茅廁裡的糞給掏光了!唉……絕八代的!”
“原來如此,是偷的!”李德金這才恍然大悟。
……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李德金起身後並沒有叫醒李德鐵,一個人挎著糞箕拿著糞勺就出去了。他一路走一路想著:“今兒我也要弄它個滿滿一糞箕,讓大大和媽媽看看我多厲害!”
當來到鄰居家的茅廁時,李德金傻眼了——茅廁裡乾乾淨淨,糞坑裡有幾泡大便飄在面上,好像在嘲笑他。他想試著去撈,可是都被凍得如鐵一樣,根本弄不了。
“唉,對了!再去別人家茅廁看看怎麼樣!”就這樣,李德金連跑了三家茅廁,都是一樣的結果——茅坑前一天晚上都被衝進了水。
李德金只好挎著糞箕無精打采地走回家。路上看到李德銅也沒有昨天那麼神氣了,就問,“小德銅,你今兒咋也沒撿到呢?”
李德銅頭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