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突然離世,李大龍自然是傷心不已,彷彿天塌下來了一般。他突然感覺到自己是那樣的無助,以前家裡的大小事務都由既是嚴父又是嚴師的父親掌管。
他做什麼事都不敢有一絲懈怠,表面上對父親唯唯諾諾、十分尊敬,而骨子裡卻十分怨恨。
現在,他對父親的怨恨自然是消除了,只剩下悔恨和思念之情。
按照風俗習慣,李大龍要在父親的棺材頭前守孝七天七夜。他在心裡反覆琢磨著父親的遺言:
“‘兄弟鬩於牆’是《詩經》裡的話,他為什麼只背了一句就接上《道德經》呢……”
李大龍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問李丁氏:“大大臨終說兄弟鬩於牆,是說他和我大爺的事情還是說我和李飛虎的事情?會不會是李飛虎害死他的呢?”
“怎麼會呢?”李丁氏說道,“爆炸是在你飛虎大哥離開我們家好長時間後才發生的,而且他一直帶著你兒子在街上玩。”
“大大還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是不是暗示李飛虎自知力量不行才想到用炸藥的呢?”李大龍又問。
“別胡思亂想了好不好?要是他乾的,能有什麼證據呢?”李丁氏反問道。
李大龍沒有證據,倒是想起李德金的那副對聯——黑犬無聲方為默,林火有煙乃作焚。他心中對李飛虎和李德金的怒火又燃燒起來。
見李大龍不再言語,李丁氏又說道:“你看,你飛虎大哥每天總是天一亮就帶著三個兒子過來,整天不離開靈堂,還一遍遍對親友們說著對你大大感恩戴德的話。”
李大龍覺得母親的話有道理,便逐漸打消了對李飛虎的疑心。
在給李章南墓碑題詞的時候,李大龍想起父親的那副對聯——犬口出聲方為吠,山人傳神乃作仙。
他取出“山人傳神”四個字,換掉唐朝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中的“俊傑廉悍”。
於是“山人傳神,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便被刻上了李章南的墓碑。
不久,李大龍從喪父的悲痛中走出來,同時漸漸產生了當家做主威風和說一不二的快感,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了。
而對自己孩子和學生的嚴厲,比較父親生前對自己和學生,李大龍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
對丈夫的意外去世,李丁氏並不怎麼傷心。
她嫁給李章南後九年沒有懷孕,受盡了公婆的冷言冷語。
李章南沒有休妻或者納妾,表面上是維持李家的門風,其實是因為他心思縝密,行事十分謹慎。
背地裡,李章南和家裡兩個丫鬟行過那事,但她們都沒有懷孕,於是確定是自己的問題。
等到父母相繼去世後,李章南曾經暗示過李丁氏和李章北,希望他們為他傳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