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新聞結束了,整個大殿內的氣氛也低沉到了極點。
有的是為親朋好友在哭泣,也有的開始在思索自己的未來了。
雖然如今天下諸侯到沛縣會盟,但北強南弱已是現實,如果南方兵敗,在座的眾人是否也會被抄家滅族呢?
一想到這個,不少人都害怕的發抖起來。
“難道我們就這樣哭嗎?”
“天子下詔,吾等該如何?”
“此乃馬子玉之詔,哪裡是天子之詔?”
也有的人開始低聲討論該如何應對此事,之前他們得到的訊息可是一旦他們吸引了河北軍力,朝中就會有變,而現在的局勢卻和之前說的完全不一樣,馬強不但沒有深陷遼東泥潭,更是將朝中可能的變故提前解決了。
那麼,大家還有會盟的必要嗎?
可會盟這種事情,講究的就是一鼓作氣,如果此次會盟失敗,那麼中原諸侯就只能等著被馬強各個擊破了。
就在眾人人心惶惶的時候,一人突然大聲喊了起來。
“大將軍無道!!”
眾人尋聲看去,卻見一人滿臉是淚的站起來喊道“張公、楊公世代忠良,昔日董卓、董雯等人逼迫亦不該其志,如何會到了河北就造反?
依在下看,明明是大將軍脅迫天子,使得忠臣良將紛紛起事,張楊諸公所行之事,如同昔日三君之竇陳二公。
難道大家覺得竇陳二公,也是造反的逆臣嗎?”
眾人聽著這話,不由微微點頭。
曹操見這人坐在劉備部下的位置中,更是詫異的對邊上的荀彧問道“此乃何人?”
荀彧回道“此人就是陳登陳元龍,劉備能入主徐州,多賴此人之功!”
曹操點了點頭嘆道“原來是他,我對此人也有耳聞,果然是世間俊才,可惜在徐州,不為我所用啊...”
要知道,這一段話,讓士族立刻佔領了道德高地。
陳登說的三君之竇陳二公就是桓帝末期、靈帝前期的大將軍竇武和陳蕃。
漢桓帝劉志因為前期外戚梁冀掌權,故而重用宦官,誘殺了梁冀,奪回大權後劉志繼續利用宦官打壓士族豪強,迫使士族豪強聯合新的外戚竇武,並且引發了第一次黨錮之禍。
之後劉志病故,劉宏即位,竇武如同昔日的梁冀一樣以外戚身份掌大權,劉宏自然有樣學樣的重用宦官,最後竇武和陳蕃密謀誅殺宦官,事洩後竇武被殺,陳蕃率學生部下攻打皇宮,被宦官剿滅後亦被殺。
這二人在靈帝一朝的中前期雖然被士族認為是英雄,但都被朝廷認定為叛逆,但隨著黃巾起義,劉宏被迫解除了黨錮,併為二人平反,甚至後來董卓入洛後為了收買人心還舉辦過祭拜活動。
而現在,陳登把張楊等人比作竇武、陳蕃,也就是把馬強比作十常侍那樣的宦官了。
雖說宦官代表了天子,但殺宦官可是天下人公認的正義之事。
以此類推,他們起兵打馬強,也是正義之事了!
別說真相是不是,反正大家認為是就行了!
說白了,大家不就是找個由頭反抗代表朝廷的河北軍,好繼續割據地方,各個世家也好繼續在當地當土皇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