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了?那下次再開刀...這次要你去的地方比較近,你去一趟三韓的目支國,去見三韓的辰王,讓三韓借路給我們走海路打遼東。”
借路?
甘始思索了一下地圖,到遼東走水路要借三韓的路嗎?
這樂浪哪裡不能登陸?
甘始當然不會覺得是馬強記不清地圖,或者擔心樂浪兵力太多容易登陸失敗。
甘始眨了眨眼睛,嘿嘿的摸著鬍子對馬強問道“營主,那我這次去,能不能帶幾個高手啊,貧道只是個修道之人,可不像涉何那麼勇武。”
馬強笑了一下,甘始對自己意圖的領會還是這樣到位。
“這一次還是趙火陪你去,不過允許你用電臺指揮青州水軍接應你,還有什麼困難嗎?”
甘始頓時拍起了自己的雞胸道“營主你放心,我必然能為大軍開啟登陸樂浪的通道!”
因為時間很緊,馬強便讓甘始帶著趙火等人立刻啟程,前往泉州坐船往三韓而去。
甘始也在路上拿著閻忠、王越等人給他的資料,開始瞭解三韓的具體情況。
三韓雖然是馬韓、辰韓和弁韓這三個部落聯盟的總稱,甚至後來南朝鮮還叫韓國,但實際上,韓並非國名,而是偉大的意思,南朝鮮這片地區最早的國名應該是辰國。
當年燕國人衛滿推翻了箕子朝鮮,箕子朝鮮的末代王箕準帶領殘部南下開始了征服三韓之路,他便以辰王自居,宣佈擁有三韓之地的統治權。
至於這個辰國當年在三韓之地是個什麼存在,因為太過久遠,已經沒人知道了,唯一留下來印記就是三韓之主就是辰王!
但這個自稱辰王的箕準所建立的部落聯盟並不是辰韓,而是馬韓,位置在後世南朝鮮的西邊,有大小國五十四個,最大的一國,就是馬強讓甘始去的目支國。
馬韓往東,就是辰韓,有十二國,這個辰韓的建立也和秦朝有關,也稱秦韓,秦朝法律嚴苛,多有勞役逃跑,其中一部分逃跑的勞役逃到了馬韓,這些人什麼都沒有,只有一膀子力氣和逃跑時帶著的武器,讓馬韓很是頭疼,乾脆割了一部分土地安置這些人,要求這些逃人遵從馬韓的禮儀,於是這些人改風易俗,在東方和當地的原住民一同建立了辰韓。
當然,辰韓的秦人只是一小部分,但大都成為了辰韓的統治階級,倒也不枉打生打死到這樣的荒涼之地。
最南邊的一小塊是弁韓也叫弁辰,也有十二國,和辰韓類似,也是秦時逃人和當地原住民聯合所建,但和辰韓不一樣的是,這些逃人不願意改變自己的風俗,因此逃到了更南方,建立了弁韓。
弁韓保留了更多的秦人特徵,比如弁韓的語言就是秦語,和如今的漢話極為類似,祭祀的禮儀和鬼神也和另外兩韓截然不同。
因此,其實此時的三韓的上層貴族大部分都是從中原逃到朝鮮半島的,當地的原住民,則早已成為了被統治階級。
馬強反正知道了這些歷史後,也理解為什麼後世的韓國那麼喜歡搶中國的傳統文化,這純粹是想認祖歸宗罷了。
現在的三韓共主辰王叫做箕濊,早在桓靈二帝時就在位,此時已經年邁,資料上說此人年少時曾秘密到幽州求學,因此眼界開闊,將三韓治理的很是強盛,甚至在公孫度之前,還屢次搶掠樂浪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