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國大名們蠢蠢欲動,僅僅只是最近幾年的事兒。在此之前,包括長州藩在內的西國諸藩,在幕府面前比兔子還乖順。”
“那麼,究竟是出於何故,以致四海困窮呢?”
“答案很簡單——都是因為德川家族的作妖!”
“於此二百數十年太平之世,江戶幕府日益驕逸,窮奢極侈。”
“達官要人之間,賄賂公行,交相贈納,甚且不顧道德仁義。”
“於是,專求一人一家之私肥,課領內百姓以重金。”
“多年以來,百姓於年貢諸役本已極難應付,今再遭搜刮,民用日益枯竭。”
“似此情況,自幕府以至於各藩,相習成風,終至於四海困窮,人人怨嗟。”
“下民之怨,告訴無門,遂相率成亂,民怨沖天。”
“然而,德川家族仍多不察,小人奸邪之徒續掌政事,日惟以榨取金米為謀,惱恨天下!”
“平民百姓饑饉困頓,無立錐之地。”
“在上者富有田戶及新墾土地等,豐衣足食無所匱乏,或則山珍海味,妻妾圍侍;或則引誘大名家臣於遊廓酒肆,飲宴無度,一擲千金。”
“際此民生艱難時節,在上者依然錦衣玉食,遊樂於優伶娼妓之間,一如往昔。此情此景,實同紂王酒池肉林之宴!”
“目睹國家亂象不知自檢,置平民乞食於不顧,效忠於這樣的家族、這樣的幕府,與助紂為虐何異!”
“此正仁人志士用命之秋也!有識之士應當熱腸激烈!”
“若欲匡扶亂世,除草莽志士糾合義舉之外,再無他策!”
“我等雖無湯、武之勢,孔、孟之德,然事至於此,忍無可忍,不得已敢以天下為己任!冒滅族之禍患!”
“而今吾主結集有志之士,奮起義士之魂,結異姓兄弟,不夾一絲私心,起而誅戮殃民官吏!相謀以裨輔國家興復!”
“既欲掃滅幕府,並欲中興神武天皇之政道!重建道德紀綱,一掃年來驕奢淫逸之風!”
“吾等之舉,既不同於本朝平將門、明智光秀,更非由於竊取天下國家之私慾!”
【注·平將門:(?-940年),日本平安時代中期關東豪族、武將。939年起兵對抗京都朝廷,自稱“新皇”,940年被平貞盛討伐,中箭身亡,史稱“平將門之亂”。】
【注·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戰國時代武將,織田氏家臣。1582年發動本能寺之變,背叛織田氏,致使織田信長身亡。】
“吾等宗旨,日月星辰當能明鑑!蓋惟在效法湯、武、漢高祖、明太祖弔民伐罪之誠心而已!”
“何以君不圖壯舉,反如虎傅翼?豈不謬哉?”
羅剎的口才極佳,並且學識淵博。
口若懸河,舌綻蓮花,妙語連珠,絲毫不怵從小接受嚴格的武家教育的西野。
只不過,他雖劈里啪啦地講了一大堆,可接收到的反饋……卻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
西野不置一詞。
他斜著眼珠子,瞥了羅剎一眼。
然後收回目光,眼望前方的虛空。
緘默再三,面無表情。
惟有無言是最大的輕蔑。
自知遭受鄙夷的羅剎,無奈一笑。
“果然是不可能那麼簡單地就勸動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