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還是沒用……
十五分鐘,依然沒用……
什麼破方法。
談夏不禁在心裡默唸了一句。
她索性關掉了“暴雨聲音”的音訊,站在窗邊吹風去了。
窗外依舊在細雨絲絲,雨滴隨著風飄進房間,打在了窗臺,還有一兩滴滴在了手臂上。
十七年來,第一次有這種突如其來的莫名情緒。
人的情感從來都是個複雜的東西,沒有人能夠準確明白複雜情緒發生後的真正原因,沒有人能夠完完全全解釋出複雜情緒的根本。
正是這種複雜性,困擾了談夏的夜晚。
她感覺到那晚的風很柔和,盡管是夾雜著雨絲的,但依舊是溫柔的。
還很涼快。
那晚,她不清楚自己看了多久的晚風,感受了多久的涼意。
空思緒的半天,她索性拿了套化學題出來寫。
本來想著會不會越寫越困,哪知道完全是反的,越寫越精神。
睏意襲來,大致是在一點之後了。
她在床上躺了一會才真正進入了睡眠。
談夏失眠的那晚,林嶼謙也沒睡的著。
一樣的輾轉反側,一樣的翻來覆去。
自己對談夏的關心,是出於朋友間的,還是……
他自己咳嗽了兩聲,試圖是讓自己清醒一下,想問題的方向好像想偏了。
但他又不自主的想到了一個問題,喜歡人的表現是什麼?
很奇怪,好突然而來的思維。
他是打心底裡佩服談夏的。且不說談夏的成績,光憑她主持、當學生會主席、參加辯論賽、物理競賽這些事,就夠閃耀人群裡。
很難想象,這些特徵能夠同時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有點像那種“多邊形戰士”,凡事都能做到最佳。
林嶼謙曾經向談夏請教過如何安排時間,他發現,談夏的時間管理很好。
談夏不是時時刻刻在學習,她也會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談夏對林嶼謙說,要拼的不是時間,最後的效果怎麼樣,和時間多少無關。
不會說你花了比別人多三個小時,就一定會結果更好。
關鍵在於效率。
有人效率高,半個小時可以做完事情。最後,花一個小時做完的結果和半個小時做完的成果差不多,半個小時高效完成的甚至更好。
效率高了,時間自然就短了,也就有時間去做自己的興趣事情。
這樣,學習和興趣能夠做到兩不誤。
回想起這些,林嶼謙的睏意有點上來了。不知道為什麼,談夏和他說的話,他可以記得清清楚楚,幾乎不忘記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