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伸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泥,也忍不住笑了,白肢野牛還真是一個調皮的傢伙。
笑著面對直播間,“兄弟們,先等它把肚子吃飽,我來解答一下你們剛剛打在彈幕上的疑問。
首先,為什麼我剛剛鬥牛的時候沒有用紅布?大家是不是都覺得牛隻有看到紅布才發怒啊?”
“難道不是嗎?”
“我看過西班牙鬥牛比賽,鬥牛士不僅手上拿著紅布,穿著的也是紅色的衣服!”
“電視裡都這麼演的啊!”
劉偉搖頭笑笑,又是一群被事物表面欺騙的動物,“好吧!我承認我沒用紅布,是因為身上沒有!”
小小的開了一個玩笑。
“?”
滿屏的彈幕滾動了起來。
劉偉就知道這幫逼要爆炸,笑道:“雖然我沒有紅布,但還是吸引了白肢野牛的注意力,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都把小本本拿出來,重點來了,期末要考。”
翻轉鏡頭拍攝白肢野牛的眼睛,劉偉科普道:“牛和很多哺乳類動物一樣,是色盲動物。
色盲屬於完性視錐細胞功能障礙,在牛的視野中,只有黑色和白色,無法識別其它鮮豔的顏色,因為它的眼睛裡沒有視錐細胞。
錐狀細胞是視網膜上主導明視覺活動的感光細胞,錐狀細胞是明視覺器官,主要負責光亮條件的視覺活動,既可辨別光的強弱,又可辨別彩色,具有較高的視覺敏感性,能辨別細節。
所以即便我手裡拿著紅布挑逗白肢野牛,它真正看到的顏色也是灰白色而已。
那是什麼讓它們動怒發起攻擊的呢?
兄弟們,這和它的性情有關,白肢野牛性情兇猛且孤傲,它看著你手中飄動的外套,會認為你是在挑釁它,就像黑人舉槍的動作一樣,會使它非常的憤怒,加上牛科動物本身對飄動的物體就很敏感,所以才會被激怒。
顯然,激怒眼前這頭傢伙,我沒有費太大的功夫,因為這是一頭走丟的孤牛,我在可可西里和秦嶺分別遇到西藏野犛牛和羚牛的時候,反覆給大家強調過,孤牛的性情極其兇殘,它會把挑戰失敗的情緒用暴力的方式轉移到其他目標上,兄弟們看見了,我只是抖了幾下衣服,它就朝著我衝了過來!”
觀眾恍然大悟。
“明白了明白了!”
“又解開了一個生活知識盲點!”
“記下了,以後要好好教教我兒子,對牛的誤解不能繼續傳播下去了!”
“阿偉,那鬥牛士手中的紅布到底有什麼用呢?”
劉偉微笑道:“渲染節目效果的作用,紅色醒目,實則是拿給現場觀眾看的,而且自帶一種喜慶的氛圍!”
“p,就這?”
手機螢幕上是觀眾吐槽的彈幕。
劉偉:“接著給兄弟們解答第二個疑問,有人問到白肢野牛的天敵!
這裡,我給大家分析一下白肢野牛的分佈情況,白肢野牛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印度、越南、寮國等幾個臨近的國家,因為它喜歡生活在森林或者林間地帶,以他這般壯實的身體來說,一般的野獸只能望而卻步。
成年白肢野牛最大的天敵是我們之前科普過的孟加拉虎,不過並不見得孟加拉虎每次捕獵白肢野牛就會成功,特別是遇到牛群的時候,就如同非洲獅遇到非洲野牛被趕走一樣。
我給大家科普過,貓科動物捕獵講求高效,最好是一擊致命,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它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放棄。
白肢野牛和其它野牛家族一樣,是非常團結的動物。野牛群只有一隻體形較大的雌獸作為首領。如果發現異常情,它就會用鼻子哼氣來警示整個牛群。
牛群得到訊號之後會立即奔逃離去,看起來它們軀體十分笨重,但在受驚逃跑時,卻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