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一擲即中,杯筊正好一正一反,爾後翻開竹籤,上面寫著數字3。
寶相森嚴的住持取過竹籤,笑道:“凡求籤者,多為“祈吉祛兇”這四字而來,而其所問者,不外以下幾類:身體健康狀況及壽限、婚姻家庭、財運之得失、官運之蹇通、學業之升滯,不知施主所求為何?”
長公主略思片刻,開口道:“有家才有國,本宮就問問我們一家未來走向如何吧。”
住持點頭,往代表婚姻家庭的竹筒內取出代號為三的紙條,將其交給了長公主。
長公主又把紙條遞給了燕歸,抿嘴道:“你來替母親開吧。”
燕歸取過紙條將其開啟,只見上面僅有一句七字詩,而詩的內容卻讓他心頭一跳。
“寫了什麼?”
“母親自己看吧。”
長公主眉頭一皺,取過紙條,反應與燕歸類似,亦是有些吃驚。
求籤過後,燕歸提出要四處觀覽,長公主見時間略有寬裕,便答允下來並與之同行。
正殿往後是另有兩座除佛廟以外的名人廟宇,用以記念先賢,一為司徒廟一為西子廟。
司徒廟,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面臨碧波微蕩銀光閃耀的圓池,背靠諸重巖疊翠巍峨高大的山體,園中有前朝大司徒鄧禹親手栽植的四棵古柏。
登上石階,只見西子祠就坐落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周圍的樹木花草為這座雄偉壯麗的祠廟增添了無限的光彩。
經住持介紹,西子祠旁的池塘叫放生池,池中有許多游魚,若是有興趣的話,可以拿寺廟新從集市中救下來的魚兒去放上一兩條。
燕歸覺得有趣,便向住持取了兩條,拉著母親頗有興致地放生起來。
看著魚兒沒入水中,燕歸本欲去禪房休息等待齋飯然後吃完了就走,不料被母親攔了下來,然後帶著去見了兩個人。
原來母親來這普寧寺是與人約好的,而與母親約來此處的是大齊皇帝異母同父的弟弟梁王。
梁王是母親的皇叔,所以燕歸得稱他一聲皇爺爺。
想著送上禮節後便退在一旁靜靜聽母親說話,不料梁王的“小跟班”不樂意了。
齊婉兒腮幫子鼓鼓的,氣道:“依照輩份來說,長公主喊婉兒的父親叫皇叔,稱婉兒為妹妹,你燕歸該叫婉兒一聲姨娘,你怎的直接忽略了我?”
“我長你一個月。”
“這不關年紀。”
長公主聽兩人糾結這個,憋著笑意道:“歸兒,不得無禮,叫一句姨娘又不礙事。”
比自己小的女孩卻要自己叫她一聲姨娘,燕歸只覺得萬般無奈,可最後還是屈服了。
“見過姨娘!”
齊婉兒插著柳腰,嬌憨俏麗的小臉上滿是笑容,靈動的眼晴彎成了月牙兒,“哎,歸兒乖!”
平日裡以嚴肅示人的梁王也哈哈大笑,“這孩子,淨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