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苦笑:“這不是錢的事,陛下現在想一出是一出,那中華江建設成功,毀了烏斯贜的自然環境,又導致印度北部乾旱無比,改變了氣候,總體來說弊大於利。”
“微臣最擔心的是,擋住了寒流,東北亞不冷了,突厥、韃靼、捕魚兒海三個省,容易被徹底冰封啊。”
朱見淇苦笑:“我爹是一天不折騰就難受啊,你說咋這麼讓人不省心呢。”
倆人快步走到養心殿。
聽到皇帝和朱佑榶這對爺孫興致勃勃的談論,朱見淇整顆心墜入深淵。
完了,他爹被說動不可怕,他兒子被說動了才最可怕。
他今年五十歲了,沒準走在他爹前面。
到時候他兒子繼位,肯定會走他爺爺的路線,大明能有好?
他那兒子多不靠譜,他最清楚了,估計就老爺子被他矇在鼓裡呢。
之前他說太孫不靠譜,還被老爺子一頓訓斥,說他懂個屁,讓他抓緊滾。
“太子,來,看看這道密奏。”朱祁鈺心情不錯。
朱見淇表示不想看。
他兒子朱佑榶興致勃勃給他講述,但他的語言中,又多了一條,把渤海灣和朝鮮灣填充,填出來兩個省。
再把庫頁島、北海道、倭國三島全部連上。
瓊州府也必須連上。
還要在炎海多多建島,用島礁和婆羅洲徹底連線起來,這樣大明也就變成了一個大整體。
加高興安嶺,直接好處就是東北亞溫度提升,本就富饒,會變得更加富饒、宜居,會增加無數農田。
壞處就是,突厥、韃靼、捕魚兒海,甚至蒙古四省,都可能受到寒流二次侵襲,變得巨冷無比。
但這些地區,本就沒什麼價值。
放棄也就放棄了。
按照朱佑榶的計劃書,預計投資280億,計劃建設100年,先提高東北溫度。
把黑吉遼朝倭變成富饒的宜居地,因為丟掉了突厥、韃靼兩個邊疆省,填充渤海灣、朝鮮灣,就能增加兩個富饒省份。
等到以後技術成熟,再在邊疆四省裡找一座綿延的高山,進行加高,創造出第二個東北來。
如果用富饒的溫帶省份,換取寒冷的邊疆四省,預計能多養5億人口,是划算的。
加高興安嶺之後,會提升河北、河南、朝鮮的溫度,造成惡劣的環境影響。
弊端確實有。
大明地理學家,對同緯度所有城市,進行了溫度考察,發現只有大明東北溫度最低。
因為西伯利亞是一片平原,來自北極的寒流,能夠隨意侵襲這片大陸。
需要一座高山,擋住寒流。
至於填充的沙土,去哪裡找,西北的沙漠多的是。
大明混凝土技術非常成熟了,樓房已經能建造11層樓的了,只是沒有電梯,有手動扶梯。
景泰五十五年,誕生了大明第一居民樓,11層高樓。
大明最高建築,是瓊州燈塔,塔高10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燈塔。
有技術,也有能力。
中華江尚且能建設成功,加高興安嶺,填充渤海灣、朝鮮灣,有什麼難的?
“陛下,您這是徵詢兒臣的意見,還是?”
朱見淇話沒說完。
奏疏就被老皇帝搶走了:“跟你說話磨磨唧唧的,甚是不爽快,太孫,你跟他說。”
朱佑榶跟他爹說皇帝的意思,他吐沫星子亂噴,比老皇帝還興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