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讀了半輩子聖賢書,讀進狗肚子裡了嗎?
聖賢經義便這般教你等行事的嗎?
胡濙想罵,但罵的話到嘴邊,化成幾聲慘笑。
他搖搖欲墜,被王文扶住。
“那就出城去鄉下收,鄉下農戶家中,肯定有些餘糧,高價買回來,先應付過去。”
胡濙只能幫他們想辦法:“等漕運糧食入京,再賤買給他們,咱們吃些虧罷了。”
“別餓死人就成,錢財不過身外物,明年就回來了,不必放在心上。”
卻還沒人動彈,都低著頭,不敢看胡濙。
張鳳躊躇道:“下官內人見糧食瘋漲,早就派家丁去收了,附近農莊都收了,連天津衛的都收了。”
再看百官眾生相。
胡濙一拍腦門,指了指崔恭等官員:“你們也去收了?”
崔恭低著頭不敢應答。
“你們可真是會賺錢啊,連天津衛的糧食都收走了,老夫算是知道流民是哪來的了!”
胡濙神情頹然,蹲在地上,直搖頭,說不出話來了。
“下官沒去天津衛,下官去保定收的。”崔恭小聲道。
王文臉上帶著點小慶幸:“本閣去順德府收的。”
“本閣去永清收的。”林聰介面。
“永清糧價高,本御史去河間收的。”王竑也帶著點得意。
堂堂中樞大臣,一個個如市井商賈一般,這大明早晚亡在這群人手中!
“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在抖機靈!想想自己的腦袋吧!”
胡濙慘笑:“你們告訴老夫,該怎麼辦吧!陛下罵爾等是煞筆,老夫尚且不服,如今看來,陛下罵得對啊!”
一眾人收聲,面露苦笑。
雖然不懂煞筆是啥意思,但感覺是罵人。
“老太傅,這不請您想個辦法,咱們去哪湊一湊糧食?”王文面帶討好。
“去順德府試試吧。”胡濙懟他。
王文老臉通紅,辯解道:“老太傅,下官家中並不富裕,開銷又大,所以想著賺點小錢,此乃人之常情,只是誰能想到,京畿外流民如此之多……”
“能不多嗎?”
“你們動動腦子,流民是哪來的!”
“是你們逼出來的!”
“你們去買糧,肯定跟大戶買糧啊,難不成一家家去收嗎?”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老百姓家裡的餘糧都未必能熬到秋收!老百姓家裡肯賣嗎?啊?”
“可你們花高價去買糧,那些大戶人家,自己想錢想瘋了,不但把自家餘糧拿出來賣,還逼鄉間農戶把餘糧交出來,賣給你們了!”
“都賣給你們了,他們吃什麼?”
“那些黑大戶會做什麼?你們一個個不都門清嗎?呵呵,肯定趁機把他們田地給霸佔了!”
“這些流民就是這麼來的!”
“他們本來是京畿良家子,活生生被你們逼成了流民!”
“倘若被陛下知道,你們都摸摸自己脖子,看看有沒有刀斧硬吧!”
“一幫煞筆!”
胡濙雖然不懂煞筆是什麼意思,反正就覺得形容袞袞諸公非常合適。
他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