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通碰頭會開完,至少在表面上,劉仁玉打消了李繼業等人心中的疑慮,讓他們能夠安然接受長子繼承製這個政策,因為至少劉仁玉給他們不能繼承爵位和家產的子女給了極大的優惠政策。
劉仁玉這樣做,當然與他自己所標榜的四民平等政策有出入,但他卻不得不這麼做,因為現在的李繼業,楊德勝,張鐵牛等一干將主之所以願意跟著劉仁玉一起奮鬥,無外乎是為了為他們自己,還有他們的子孫後代獲取榮華富貴。
至於社會民主黨這個政黨,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獲取成功的工具而已,他們這些老油條對社會民主黨的態度,劉仁玉透過各種渠道有所瞭解,但他不打算採取任何行動。
李繼業等人畢竟是跟著劉仁玉從小兵一路幹起來的老弟兄,可靠性,威信度都比較高,在劉仁玉還沒有完全建立起個人崇拜之前,還需要多多籠絡才行,所以他才說出參議院由貴族勳戚掌控這樣的話。
這樣的政策當然使李繼業等一干日後的勳戚,還有繼承他們爵位的長子或者女婿擁有某些超越公民的特權,就算是他們那些無法獲取爵位和財產繼承權的次子和此女,也照樣可以透過優惠政策,大量進入地方政府,或者軍隊,掌握部分政權和軍權,這是無法避免的。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劉仁玉所向往的新大明會有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可以左右新大明的政局,但劉仁玉也有反制措施,比如開放.黨.禁,讓來自民間的政黨去限制貴族的特權,與貴族博弈。
這樣新大明就會出現一個競爭的局面,不會有一家獨大,如此新大明才能長治久安。
這樣來看,劉仁玉設計的民主政體有缺陷,不完美,不過這個世界上哪裡又有完美的制度,只要這個制度總體上來看,是利大於弊就好,劉仁玉認為,只要自己設定的這個君主立憲的民主制度比中央集權宗法制的制度要好就行。
至少在君主立憲社會里面兒,大明帝國的公民還可以用選票來選擇政黨為自己的利益代言,而中央集權宗法制社會中,他們完全沒有制衡統治階層的力量,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已。
在這個碰頭會開完以後,劉仁玉便跟李繼業,楊德勝,張鐵牛,劉仁杰,孫無病,馬天君等一干手下,還有他們的家人們愉快地吃了一頓酒飯。
這酒席之上,劉仁玉與自家手下們如何互動,喝酒吃菜,划拳行酒令,講葷段子等一干事情,此處皆按下不表。
這些個靖邊堡的一干將主們吃完酒飯,臨行之際,劉仁玉特意叮囑諸位將主道:“諸君,明日徵兵,還是照著老規矩,爾等帶著郎中,一個一個檢測身體,身體達標的才能當兵,良家子就收,潑皮無賴,遊手好閒之輩一概不要,現在咱們手裡的可選的兵員多得很,一定要選出最好的人來當兵,你等且記住了?”
“末將等明白,大帥只管放心便是。”李繼業等一干將主拍著胸脯,跌聲保證道。
“甚好,天君,但凡是願意當兵的人,他們的家屬就可以分到靠近水源,土地肥沃的好土地,你們政府部門一定要做好土地丈量,劃分和登記造冊的工作,可記下了?”劉仁玉又叮囑馬天君道。
“大帥,我記下了。”馬天君回覆道。
“好,明日的事情就拜託諸君了,回去吧。”劉仁玉擺擺手道。
“大帥,我等告辭。”李繼業等一干將主對劉仁玉施上一禮,接著便各自告辭而去。
劉仁玉與自家兩位夫人一起,微笑著目送李繼業等一干將主走遠以後,他便對著自己身邊的劉勇兵道:“去,去把新聞調查科的科長陳丹青叫來,讓他直接到我的會議室中來,我有事情要交代於他。”
“是,老爺。”劉勇兵得令,便一溜小跑,奔著陳丹青的宅院而去。
“老爺,聽說丹青也是您在鎮北堡就招攬來的老部下,為何不請他來咱們家吃飯呢?”孫玉芸跟著劉仁玉一邊兒朝著屋子裡面兒走,一邊兒疑惑萬分地詢問劉仁玉道。
“是啊,老爺,那陳丹青我在鎮北堡的時候就見過的,人很是沉穩幹練,聽說也升了參將,可我卻很少見到他,他還在靖邊堡嗎?”杜若男聽到孫玉芸提起陳丹青,便也跟著問了一句。
“還有,老爺,你既然請客吃飯,為何不讓翠枝姐姐和他的相公何二狗來?”提到陳丹青,孫玉芸便想起何二狗和趙翠枝沒來,好奇之下便出言詢問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