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眯著眼睛,望向了中原方向。
聖人念頭遊走,看的分明。
那三寶玉如意的光芒之下,所謂聖王祥瑞,如那烈火烹油,完完全全就是在燃燒紫微星的氣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通天教主忍不住嘆道:「不意,因果轉變,竟是如此之大!」
有若徐吉那方天地的歷史記錄作為參考的聖人,很輕易的就能推算出,這所謂聖王,到底是何根底?「玉清殺伐果決,竟至於斯!」
按照著徐吉那方天地的記錄,這所謂的「聖王',本不該存在。他當經歷一次次轉世,一次次積累。
最終厚積薄發!匹夫而為萬世師!一言以為天下法!
不是聖王,卻堪比聖帝!
後世聖王,都要奉其為萬世師表,尊其為天下之師!
反應在徐吉那方天地,就是兩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核心禮法。在洪
荒,就當時十數個會元的主流。
至少,在《西遊記》的時代,依然長盛不衰!而闡教,也能借此機會,完美隱身在幕後。
透過這一層的掩護,將大多數因果孽障,完美剝離,偏偏又能坐享其成!西方教也是如此。
一個佛教、釋迦摩尼的幌子,就將因果從聖人身上剝離。然後借西遊之事,入主玄門道統,與之共存。
在徐吉那方天地,表現為儒釋道合一。
若是在洪荒,就意味著玄門的人教、闡教與西方教的融合。三教共建道統!
而這,在如今的洪荒,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三教聖人,放下一切芥蒂,消除門戶之見?那怎麼可能?
再考慮到西遊記中的唐王李世民。連人族之主,也相當配合。
換而言之,在那洪荒的未來,人族氣運已經跌落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人族聖王,竟連號令山川的權柄也丟失了。
想著這些,通天教主就微微一笑,指動神通,將一道法旨,傳與魯山上的靈犀童子。
靈犀童子得了法旨,當即走下魯山,來到了柳城之外隱居的孟白麵前,將自家老爺法旨,與孟白說了一番。
孟白得了法旨,雖不明天尊法旨之意。
但還是立刻就喚來家***小,宣佈自己將要前往中原遊學。點了孟家族人數十人,命其與之隨行。
通天教主則將一個念頭,留在了孟白身上。
當初,在沙水河畔,通天教主初見孟白的時候,便已知此人氣運深厚,主子孫之中,必出人族大德賢者。
在徐吉那方天地,看了無數史書後,通天教主已經差不多猜到了,那位未來將要降生的人族大德是誰?
而現在,北極紫薇大帝氣運燃燒。
因果牽連之下,孟家氣運也因此生變。
孟白此番東行中原,或許會讓那位人族大德賢者也提前降生。如此,便有趣了!
也不知,元始聖人將來,見著華國之中那位孟子,是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