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的講課之後,徐吉便讓學生們自學。
這是高中後的常態。
上一天課,學生們需要在魯山上自學三天。
主要是互相探討和互相請教,以便能夠消化講課時所聽的內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現在在這魯山上聽講的學生,已經有將近五萬。
這麼多人,但老師有且只有一個。
自然,也不可能有什麼輔導。
了不起留點課後作業。
加上徐吉自身也是個學渣,到了高中這塊,他講課基本都是照本宣科。
提問?
不存在的。
幾萬人,烏央烏央的。
要是准許別人提問,徐吉也就不用講課了。
專門回答好奇寶寶們的十萬個為什麼就好了。
所以,在很久以前,徐吉就已經是現在這個樣子。
只講課,不bb。
講完就走,完完全全的填鴨式教育。
這也是當年柳郡學社興盛的背景。
學生們,只能靠自學、自我復讀,高強度刷題。
到了高中階段,因為華國人口日增。
修士也越來越多。
所有人都捲到飛起。
所以就只能強化學社的功能,增加自學的效率。
而沒有地方比魯山仙山上更適合自學、研討的。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404很不喜歡的事情,總是難免發生的。
總之,如今華國的基層骨架,就是這些學生。
以他們為網路,支撐起了華國的治理體系。
這些新生代也在慢慢的接過了華國的內政大權。
這些事情,徐吉都是不干涉。
他只關心,曹郡地下的那些旱魃。
這幾個月,每個月都要去看看。
好訊息是,旱魃們似乎越發安靜了。
曹郡山川的表面溫度,起碼沒有升高!
雖然依然不能耕作,土地也逐漸荒漠化。
但也還在接受範圍。
最起碼,旱魃們能禍害的就是曹郡的兩千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