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其他人並不知道他已是闡教叛徒,那麼,他的迴旋餘地與可操縱空間就大了許多。
而且……
廣成子想起了元始聖人。
“或許就算是他,也未必會拆穿我,組織我……”
從前,廣成子是闡教聖人愛徒,自詡聖人衣缽繼承者。
自然事事都站在闡教大道,闡教秩序的角度考慮問題。
而且,與聖人相近,難免在道心之中,忽視掉一些東西,美化一些東西。
如今跳脫出來,叛門而走。
卻是打破了過去的桎梏,粉碎了那些曾經的幻想。
於是,廣成子反倒是可以更客觀、更仔細的看清楚元始聖人的道心與大略。
所以,廣成子知道,即使他叛門,縱然他背叛。
但只要他做的事情,不違背闡教大道,甚至暗合闡教之道。
那麼,元始聖人,只會坐觀其成,甚至鼓勵、嘉獎!
想明白這些,廣成子就暗自在道心感嘆起來:“難怪……難怪……”
從前許多不解,頓時豁然開朗。
燃燈叛門?聖人何故無視?
因為,燃燈雖叛門而出,但卻為闡教道統西傳,鑽了一個口子。
本會元,在燃燈、普賢、慈航、文殊等人的宣揚和傳播下,闡教之道,悄然融入西方教之中。
未來,若闡教道統成就聖朝之基。
那西方佛陀、菩薩,隨時都可搖身一變,而為聖朝佛陀、菩薩。
故而,燃燈之叛,聖人非但無視,可能還在暗中予其便宜行事的便利。
燃燈等人能從東勝神州、南瞻部洲,帶走那許多仙山、靈脈、福地、洞天,未必就不是聖人默許的!
所以……
叛門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價值!
要讓聖人知道自身價值!
只要有價值,別說叛門了,便是再忤逆一點,再激進一點。
聖人都會無視。
甚至……
人教、截教、妖教、西方教,都會競相拉攏,給與好處。
價值越高,好處越多,便利越大,拉攏也越頻繁。
那九幽血海的冥河,恐怕就是因此而活。
那妖師鯤鵬,也當是因此,才能逍遙至今。
還有那昔年的妖帝子陸壓……大抵也是如此!
哪有什麼縱橫三界,歷劫不死的人物?
都是有價值的棋子。
諸聖博弈的籌碼!
因為有價值,而且價值很大。
這些人才能活過一次次劫數,掙脫一次次的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