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荊虹、王博小聚了幾日之後,李若愚再次進行了閉關,鞏固道體之境。道體境不似是煉塵之境,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前期初步凝聚道像虛影。中期道像初步凝成。後期道像可化為實質。威力逐漸遞增。
李若愚思索著天葬絕法上的道體卷。天葬絕法的道體卷有著是一種極為奇特的方法。道體捲上記載凝結道像以融入各種天材、地寶、神金、古器等等為主,汲取其中神性物質,從而凝道像,粹神軀。
李若愚思索了下,將剩餘的一小塊熾凰髓拿了出來。託於身前,按照天葬絕法所記載的方法。一點點吸收,熾凰髓神性向著李若愚道像和身體匯聚而來。使李若愚看起來極為神異。散發出非同一般的氣象。
半年後,王博突破道體境後期,渡一場天劫,譜一副宇宙黑洞圖。其目光越發的深邃。饕餮體相當恐怖,幾乎沒有什麼瓶頸可言。是古來人們最渴望的體質。在王博渡劫之時,荊虹亦是出關,修為精進,步入道體中期。顯得越發妖嬈,一身火紅衣裙,顯得極為熱火,讓人目不可移。
柔和的月光映照大地,顯出幾分寂寥。半月後,李若愚鞏固了修為,獨自上路。李若愚與王博、荊虹分別後,獨自朝著墮魔谷東北方歷練,其間殺過道體境兇獸。搏殺過一同入谷之人。速度不快也不慢。但是每一步都踏的很穩。半月之後,李若愚出現在一處山洞之前。
這山洞正是姬恆,梅映雪伏屍的地方。李若愚看著這透出陣陣陰森之氣的山洞,朝著裡面緩緩探去。各勢力人員的殘屍映入眼簾。乾枯的血跡染紅了地面,低眼看去,暗紅色的地面綿延向洞中深處。若饕餮巨獸張大了嘴一般。
踏前一步,地面撲騰起層層骨灰,李若愚看到了前方殘缺的傳送陣。同時也看到了傳送陣上的白髮青年。
白髮青年似是浮屠的男子睜開眸子向著李若愚看來,眼神冷冽,帶著一股對蒼穹,對眾生的漠視。身後斷劍向著李若愚襲來。
一如以往,簡簡單單,僅僅是極速而已。李若愚看著這一劍,祭出大魂幡,幡尖朝著斷劍輕輕一點。
“年紀輕輕就入道了,可謂天驕”白髮青年開口對李若愚評價到。李若愚似是激起了這白髮青年對其的興趣。
攻勢不慢,斷劍一劍一劍向著李若愚攻去,若羚羊掛角一般,李若愚每次都將大魂幡朝著斷劍一點。眼看斷劍久攻不下。浮屠掐訣,口中吐出一段話語“一把殘劍,八九分信仰”,隨著浮屠話語落地,浮屠身後,浮現一個世界,界中斷劍不可勝數。由虛轉實,一把把斷劍若是一條長龍一般朝著李若愚湧來。
李若愚祭出道像,一墳、一碑,伴著黑的雪,李若愚眼淚情不自禁的從眼角滑落。殘劍長龍向著李若愚道像襲來。穿過了黑色的雪,到達了墓碑之前。
墓碑上的字開始復甦,看不見那幾個字到底是什麼,只是光芒閃爍。殘劍長龍停滯於前。
“殘荒體,沒想到你們這一脈還沒絕。”白髮男子複雜的看著李若愚。
李若愚不知白髮男子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上古語言李若愚並不通曉。只是神覺感應到傳送陣之上白髮少年殺意一收。
白髮男子似是明白了李若愚不精通上古語言。以魂光勾連,使得李若愚懂了其意:“上古一戰、我們敗了,今有一物歸還你們這一脈”。
白髮男子向著李若愚扔出了一個劍匣。李若愚從其上感覺到了一股同源的氣息。劍匣呈現黑色,古樸而陳舊,其上花紋密佈,顯得非同凡物。劍匣頗為親近李若愚,李若愚摸著劍匣,陷入了沉思。帶著幾分哀傷。李若愚知道了為何劍匣與他親近,這是殘荒體所鑄的劍匣,蘊含殘荒體的血與骨,魂與肉。
“小輩,走吧!時間不多,願你在大劫之時能有一分自保之力”。白髮男子看向李若愚的眼神略顯柔和,似是和這劍匣有著非同一般的淵源。
李若愚極為忌憚地看著白衣青年緩緩向著洞外退去,這白衣青年似乎是隻能在一定範圍之內活動。在退去途中李若愚看見了姬恆與梅映雪的殘屍。不禁一愣,還記得在冰谷一別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二人,但卻沒有想到伏屍於此處,李若愚將姬恆和梅映雪的殘屍帶出山洞之外,為其二人築起一座五尺高的埋骨地。
“他日,我若此二人一般,會有人來為我豎起一處埋骨地嗎?”李若愚看著眼前,不禁暗暗想到。
摸著劍匣,李若愚將血液滴入其中,神覺感應到了匣中事物。一柄骨劍,似是脊椎所鑄,散發出濃郁的殘荒體的氣息。看著這骨劍,其上瀰漫著濃厚的歲月氣息,其中瀰漫著一種悲哀的氣息。劍匣不大,長三尺五寸,寬五寸,高也五寸。李若愚嘗試將其收入滅世珠之中,卻不成想,其無法被收入滅世珠中。
李若愚在周圍樹上弄了一塊樹皮,搓成繩子。將其系在背後。身背劍匣的李若愚莫名地顯露出一絲隔世仙人的氣象。
墮魔谷東方,是一片沙漠,一望無垠,一如李若愚奪取噬火蟻卵的沙漠一樣,黃沙遍地,風吹過的沙子遮人眼球。當李若愚踏入這邊沙塵大地之時,孤寂、浩瀚的氣息傳入李若愚的腦海之中。李若愚步行於這片大漠之中。感悟這片天地的孤寂與蕭瑟,磨礪其自身與道像。道像之中黑色的雪似乎開始有了一絲開始向著實質凝聚的徵兆。
“這次定要讓這小子伏屍於此”一人手捧鏡子,鏡中浮現的正是李若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