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在隔壁找紅嬸描鞋樣子,剛才聽到院裡孩子哭其實是回來看了一眼的。
但見高秀秀已經罰上盛祥雲了,她就沒作聲,拿著針線又去了隔壁。
這會兒見盛老太回來發火了,她趕緊也回來了。
盛老太沒給她臉,當著眾人面就把李氏給罵了一頓,說她這個長輩不管事兒。
李氏懼怕婆婆,一句嘴也不敢還,只能狠狠瞪了盛祥雲一眼。
李氏是盛廷的繼母,是盛父的第二任妻子,是盛老太孃家的侄女。
當年盛父的第一任妻子在生盛廷的時候難產死了,沒多久盛父就在盛老太的安排下娶了這李氏進門。
李氏嫁過來以後又生了一女兩男,女兒五年前就出嫁了,兩個兒子盛榮和盛昌分別娶了陳桃花和高秀秀。
高秀秀會討好她,小兒子盛昌也是她的心頭肉,李氏最喜歡三房一家。
當年盛昌十八歲考中秀才,是整個荷花村的風雲人物,李氏就指著他考狀元做大官,將來給她掙個誥命官夫人噹噹。
從前盛父還在的時候,李氏對盛廷一家表面上還做做樣子,後來盛父沒了,原來的景喜又是個目中無人的,再加上後來盛昌斷了手指不能參加科考……
李氏就把事情全都怨在了盛祥雲頭上,暗地裡沒少喊他掃把星、喪門星。
高秀秀也是跟她學的。
現在李氏又因為盛祥雲被罵,心裡更厭惡大房母子兩個了。
中午飯是李氏做的,吃飯前她就偷偷蒸了雞蛋羹給高秀秀的一對龍鳳胎開小灶,說他們受了驚嚇需要吃點好的壓壓驚。
就連二房的盛小滿也有份,可卻獨獨沒給盛祥雲。
這事景喜沒親眼看見,是盛祥雲沒吃到雞蛋、委屈巴巴的偷偷告訴她的。
景喜不能因為一口雞蛋就去找婆婆鬧。
“不要緊祥雲,蛋會有的,下午娘就給你弄去。”
吃過午飯,景喜主動要去山上耙松毛(松針)。
古代燒的都是柴火灶,生火前需要易燃物做火引子,比如曬乾的稻草、黃豆秸稈、幹松毛、幹茅草等。
不過這次上山,景喜把盛祥雲也給帶上了。
因為她知道,把孩子留在家裡只會叫李氏和高秀秀欺負了去。
……
上山的人很多。
因為這個時節,田地裡莊稼都已經收過了,地裡沒有農活可幹,大家都在山上轉悠,砍柴耙草準備過冬。
這上山的人一多,松毛就少了。
山腳那一塊更是早早就被耙了個乾淨,景喜只好帶著盛祥雲往山裡面走。
但她也不敢走太深,只順著已經開出的路走。
盛祥雲知道孃親是上山耙松毛的,特別暖心,見到枯葉就往景喜的筐子裡捧。
景喜看他邁著小短腿的樣子,憨憨的、萌萌的,實在是喜歡的不得了。
便上前去一把將他抱了起來:“咱們先不急著幹活兒,走,娘帶你去掏鳥窩去。”
“掏鳥窩?”盛祥雲黑漆漆的大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太好了,我娘帶我去掏鳥窩咯!我有小鳥玩了。”
“不是抓小鳥哦,”景喜笑著在盛祥雲的小鼻子上颳了刮,“是掏鳥蛋。祥雲中午不是沒吃到雞蛋嗎?等掏到了鳥蛋你這個小饞蟲就有蛋吃了!”
“那太好了!”盛祥雲興奮的手舞足蹈,也學景喜的樣子,仰頭在樹上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