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虛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值得信任。”
姚遠說:“我堅持。”
從陳若虛辦公室出來剛好碰到應蓮過來,應蓮說rv供應商退款的那200萬不符合審計要求,她拉了個小群審計也在裡面討論怎麼操作合適。
姚遠在産業園食堂吃飯的時候收到商珂發來的照片,一個小女孩紮著兩根麻花辮爬在樹上摘柑橘,笑容很燦爛,紅紅的臉蛋,背景是漫山遍野的黃色柑橘,她想起來商珂去了貴州的黔東南。
她說:“看起來很好吃。”
商珂說:“等會兒替你嘗一個。”
姚遠說:“謝謝,什麼時候回南江?”
這句話商珂有點不知道怎麼回,這是希望他早點回去的意思嗎,他在這邊的工作還需要時間,也可以考慮中間先飛回去一趟再回來,他想了想決定把主動權交給姚遠說:“你希望我早點回去嗎?”
商珂剛和地方開下一年度扶貧專案的預算會議,地方提出來要把扶貧專案利潤留給當地,商珂不同意,扶貧專案是專案,利潤是利潤,兩邊僵持不下。
做慈善根本不是給點錢就能解決的事,做過慈善深入過一線就知道做慈善的難度不亞於運營企業。
利潤留給當地很容易造成腐敗,為了避免腐敗又要配置監管人員,最後監管人員和當地沆瀣一氣,不如從源頭上解決。
他當場就說:“地方要是要錢不要專案,這個扶貧專案預算會議就改成捐贈會議,你們把賬戶發過來,不要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說完這句話就出了會議室,孫宏攔著人讓他們先想想清楚,商珂出了會議室一個人開車漫山遍野瞎轉悠。
初冬的蕭瑟冷冽籠罩著山區,路過一片黃澄澄的橘林,有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在樹上摘柑橘。
眼前一亮,他把車停在路邊下車拍了那張照片,小姑娘跳下樹問他要不要買柑橘。
商珂說好啊,把照片給小姑娘看過徵得她同意發給姚遠,問她名字,怎麼沒上學。
小姑娘說她叫翠梅,家裡要幹活還要照顧兩個弟弟,媽媽跑了,爸爸在外面打工,爺爺奶奶讓她幹完活才能去學校。
商珂問她幾天去一次學校,翠梅說家裡農活多去得少,農活少能多去幾次。
安影慈善在黔東南的扶貧專案包括捐贈希望小學,補貼貧困學生,但凡在希望小學上學的學生都能領到一筆生活補助。
翠梅有空去學校,沒空在家幹活,既可以領到學校補助又能在家幹活。
翠梅家在山坡上,一條窄窄的山路,車子開不進去,商珂拎著兩筐柑橘跟在她後面,天黑路滑走得慢。
到家之後正好碰到老人帶著兩個弟弟出來,看到她回來什麼也沒說直接給了一巴掌。
商珂扔下筐沖過去攔住老人:“不能打孩子。”
老人說得方言,語氣很沖,罵罵咧咧,翠梅在哭,他也沒太聽懂。
當時跟著翠梅回家有資助的意思,看到這情形後想想又作罷。
後來週末帶著學校的一幫孩子把翠梅家柑橘全摘了,他付完錢拿了兩筐剩下的給孩子。
又給學校建議貧困學生生活補貼按上學天數發放,上學一天補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