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來不行 姚遠下意識的偏了下頭,就看……
下午要去參加促投會, 姚遠穿著稍顯正式,交流會在産業園的管委會大樓,姚遠早到十分鐘, 隨著大部隊參觀産業園的發展歷史。
産業園從十幾年前的偏僻農村發展到現在科技公司林立高樓大廈環繞, 南江政府的城市規劃建設能力可見一斑。
自有一套完整的産業園建設方法論,先引進實業企業,再配套住宅學校商業, 和高校合作建立分校, 落地金融園助力實業發展,産學研融一體化形成自迴圈。
促投會從王主任的産業園介紹開始, 王主任穿一身深色西裝,淺色斜紋領帶點綴不顯沉悶, 端的是風度翩翩,氣宇軒昂, 介紹園區的發展情況, 企業上市情況,園區的扶持孵化政策, 旁徵博引,談吐有致。
後面是企業宣講, 行業政策解讀, 前沿技術分享,實業企業結束, 開始創投公司的分享。
姚遠左手邊入座了智慧裝備的同行科拿ceo李秉彥,科拿廠區距離波光科技不遠, 産品是機械手,既是波光科技供應商又是波光科技客戶。
李秉彥入座後眼神掃過臺上的創投公司側身和姚遠說話:“姚總,好久不見, 主角開場了,王主任搭臺唱戲咱們群演助興。”
王主任金融園規劃時間不短,卻遠沒有産學研順利,南江市制造業紮根深,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産業鏈,踏踏實實做實業,沒有金融文化也沒有金融人才,對金融行業的槓桿和虛浮天然沒有信任,骨子裡懷疑金融行業的價值。
今晚促投會名義上是促進投資,實際上是王主任拉創投公司落地金融園,致力於産學研融大滿貫,群演是園區實業企業,主角是資本公司,王主任的園區介紹,實業企業的宣講都是拋給創投公司的魚餌。
姚遠說:“必須支援王主任。”
李秉彥說:“王主任唱完這出戲咱們就得換稱呼了。”
姚遠聞弦知雅意:“預祝王局長馬到功成。”
李秉彥笑道:“王局長這回下了血本,融資中國評選的年度創投公司來了一半,上海的不少。”
上海,創投公司,姚遠走了會兒神,不由得想到了商珂的深銳創投,不知道今天晚上有沒有來。
姚遠說:“只要金融園能落地。”
李秉彥順著話題:“機械手在x2y專案上能落地嗎?”
姚遠知道李秉彥問什麼,x2y專案一臺裝置需要兩個機械手,預計40個,總採購金額800萬。
波光科技開拓市場初期,科拿給過波光科技兩臺訂單算得上雪中送碳。
這也是李秉彥厲害的地方,三年前波光科技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波光科技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這份眼光和交際手腕讓人佩服,人脈和情分就這樣攢下來。
今天和姚遠在這裡坐下不到三分鐘先是交換促投會資訊,順著話題切入自己的需求,一句廢話都沒有。
姚遠承當年李秉彥支援波光科技的情分,資訊給的準確:“x2y專案用科拿的機械手。”
“行,有需要打招呼,我留著現貨。”
前面鋪墊的好,知道今天的主角是上海的創投公司,主持人報幕深銳創投的時候,姚遠不覺意外,不過來峰會演講的人不是商珂。
交流會過後是酒會,酒會在園區投資集團旗下酒店,酒店靠山面湖,湖是人工湖,內建一套迴圈系統,湖水清澈透底。
姚遠認識的人不少,南江市制造行業有私董會,産業園又會組織各種企業家交流會,領軍人才交流會,還有一些是供應商和客戶,少不得要打招呼交流幾句。
有一家光伏企業是産業園的納稅大戶也是波光科技的客戶,執行董事劉伯熊也在酒會,姚遠遠遠看到劉董,身邊圍著不少人,按理該過去打個招呼,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李秉彥在劉伯雄那撥人的另一邊,跟一個姚遠不認識的人聊天,側著身保持著距離,腳尖朝外,一手環胸,姿態不是很熱絡。
姚遠感覺到李秉彥和那人都在看向她的方向,她抬頭朝那邊看了一眼,李秉彥舉了酒杯致意,說了一句什麼。
隔得遠姚遠沒聽清,中間有一群人簇擁著走過,阻攔了姚遠的視線,姚遠下意識的偏了下頭,就看到了商珂。
姚遠第一眼其實沒反應過來,一身淺灰西裝,深灰襯衣,湖藍領帶點晴,三件套一絲不茍。商珂的氣場很特別,穿著西裝在這種場合也是放鬆隨性的姿態,都市精英形象和在聖託裡尼的陽光運動多少有點反差,這種反差讓姚遠下意識的多確認了幾秒鐘。
商珂也看到了姚遠,他中午才到上海,這趟舊金山到上海的航班沒有經過白令海峽往北繞飛而是直線橫穿太平洋上空,節約了4個小時。
多出來的4個小時回公寓喂鯊魚,喂完鯊魚洗個澡換身衣服,才按原計劃到南江,深銳創投和産業園陸續接觸了幾次,這場酒會已經到了決策的節點,需要商珂過來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