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龍御,怎麼可能不是動作片?”
“但是現在龍御一直在轉型啊……”
“就算是轉型,也少不了動作……”
網上對於蘇夜新電影的討論幾乎沒有停過。有人質疑蘇清雪的演技,有人懷疑蘇夜的轉型不會成功,有人則猜測龍御到底有沒有動作戲。
眾說紛紜,於是互相攻訐。
就在一片討論聲中,《無名之輩》釋出最新訊息,定檔8月15,電影釋出會將會在明天於京城舉辦。
8月15?看到這個日期,很多人都愣住了。
不是因為這一天是中秋節,你家中秋節陽曆過啊?
而是因為這一天,將會同時有兩部美利堅好萊塢特效大片與《無名之輩》同時上映。
一部叫作《穿越星空》,是科幻電影,講述主人公作為宇宙拾荒人在星空中的奇幻故事。
這個平行世界的科幻電影,說是科幻,其實大體上都是軟科幻,甚至有時候壓根就是套著科幻殼子的奇幻。
有的是與《星球大戰》一樣的宇宙幻想,有的則是在科幻基礎上講人類殖民、時空穿梭,有的則是如這部《穿越星空》一般,講述拾荒人的奇妙歷險。
什麼是拾荒人?就是在宇宙中撿垃圾的人。
與隔壁王大爺的工作沒什麼太大區別。
平行世界的人也很喜歡展望太空,然而他們只想往遠處看,最好能夠突破銀河系那種,幾乎鮮少有人會關注到真實的宇航員世界。
另一部美利堅大片叫作《附體》,講的是一個屌絲意外被外星生物附體,然後打敗邪惡勢力,迎娶白富美的爛俗故事。
好萊塢的大多數商業片都逃脫不了這樣的定式。我們說好萊塢的電影商業化很成功,但也正是因為成功,所以無論他們怎麼變,終究囿於同一個模式之中。
甚至於好萊塢花費幾十年,將這個模式完善,最終成為鼎鼎大名的“好萊塢模式”。
蘇夜的新片和《穿越星空》、《附體》同期上映,這對蘇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縱觀蘇夜的前兩部電影,基本上同期沒有一個能打的。
《我的少女時代》正好趕上19年九月份。大片都憋著在國慶殺出一條血路呢,九月份就空出來,讓《我的少女時代》撿了個大便宜。
《暮光之城》雖然同期有彭萊這個大導演的新作《渭河南下》,但彭萊的同型別電影太多,反倒令其沒有多少競爭力,最終《暮光之城》也憑藉自己的獨特運營,拿下三四月票房第一。(真可惜啊,天天月票暗示,就是沒上架……)
只有這一次,蘇夜終於碰到了對手!
還是幾乎不可能戰勝的對手!
你蘇夜的前兩部電影是拍得不錯,票房也不錯,但你能跟好萊塢大片比嗎?
《暮光之城》票房才九億九啊!人隨隨便便一部特效電影的成本就不止九億九!
在上映日期公佈後,所有人都在心裡畫了個問號。
更多人對此幸災樂禍。他們很想看看,蘇夜這部電影,到底能夠在兩部大片的手裡搶下多少票房。
現在這個情況就是一鳳戲雙龍,簡稱3那啥。
能行嗎?能行嗎?累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