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麻始終在冷眼旁觀,時而瞧瞧如乞丐一般的老章,時而撇過目光看看龍椅上的九五之尊,在心中微微嘆息。
這樣的場面他見了無數次了,無論是有著滔天權勢的皇親貴胄,還是剛剛入品的芝麻小官,但凡皇帝願意,都要在這裡五體投地,然後恭恭敬敬、規規矩矩地在鬼門關前走一遭。
運氣好一些的,便被那些牛鬼蛇神踹了回來,不幸運的就乾脆舉家搬去了阿鼻地獄。
等到老章的眼淚和額頭已經要將地磚擦拭乾淨,脫脫才將屁股從短凳上抬開,恭敬地跪下替他開脫。
“陛下,赫廝領兵時軍紀混亂,導致將士毫無戰意,這是其一。徐左丞與亂軍勾結,使我方軍機盡洩,這是其二。微臣總領的變鈔一事失敗,治河工程耗費巨大,導致民意沸騰,這是其三。老章大人總領樞密院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識人不明之罪還望陛下開恩。至於臣的罪責,臣無顏請陛下寬恕,還請陛下責罰。”說罷也將頭貼在了地面上。
也先帖木兒見狀自然也坐不住了,慌忙跪下連連替脫脫求情:“求陛下開恩!求陛下開恩!”
低頭掃視著跪成一片的三人,至正帝妥懽帖睦爾笑了起來,他想起了曾經在馬背上低頭逼視自己的燕鐵木兒,想起了親手將自己的皇后答納失裡放逐並殺害的伯顏。
今日之所以發此詰問,就是因為脫脫此時握著的權力已經接近了當初的兩人,若再將軍權掌握,也就意味著自己拱手將江山送了出去。
任何東西送出去容易,到時再想收回,便是難上加難,更何況是權力這萬惡之物?
江山好打,人心難測,妥懽帖睦爾最愛的便是忠臣,最忌諱的便是權臣。
哈麻這時候一直在盯著脫脫,因為他心裡清楚,這世上最瞭解至正帝的人不是自己,而是這個此刻請罪的男人。
脫脫在至正帝面前做事向來明哲保身,饒是背後仍然有人指責他權勢過大,卻沒有一人能夠說出他不忠之處,他既然敢於將罪責攬到身上,就一定是認準了皇帝不會治他的罪。
哈麻見時機已到,朝樸不花使了個眼色,樸不花知會後點了點頭,立刻退了出去。
至正帝靠坐在龍椅上久久不語,三人便一直保持著跪姿不敢鬆懈。
樸不花出去片刻以後,便有太監進來通稟,“陛下,奇皇后和皇子求見。”
至正帝正想著如何赦了他們的罪狀,聽到通稟後有了主意,回覆道:“來的倒是巧!也好,宣他們進來吧。”
奇皇后和愛猷識理達臘自然是在哈麻樸不花的安排下才尋了最好的時機覲見。
至於目的,自然是替脫脫等人求情,來得到脫脫派系真正的支援,以保證愛猷識理達臘可以順利登上皇太子的位置。
母子二人進來的時候,三人依舊跪著,奇皇后作驚訝狀,“陛下既然在談國事,不如臣妾到偏殿迴避一下。”
至正帝擺擺手,示意無礙,然後將目光移向寵愛的兒子,微笑道:“今日終於想起父皇了。”
愛猷識理達臘恭敬有禮,用著不似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成熟樣子回道:“最近各位先生為我佈置的學課頗多,所以才沒有常看望父皇,兒臣今日特來請罪。”
妥懽帖睦爾兒時流落在外,沒有受過系統的皇家教育,所以格外重視愛子的讀書情況,見他如此用功,心情大好,揚聲讚道:“皇兒勤奮好學,朕心甚慰。”
愛猷識理達臘雖然年紀不大,但心中自然清楚此來的目的,裝作無意中掃視到脫脫的模樣,驚訝道:“父皇,奶公做錯了什麼事嗎?”
至正帝笑而不答,盯著脫脫思忖良久,方才說道:“皇兒也讀書許久,但所學畢竟都是往朝的例案,今時不同往日,父皇不如就以國事考一考你。”
奇皇后聞言大喜,趕緊示意愛子接旨。愛猷識理達臘恭聲道:“兒臣願意一試,但若說錯了,還請父皇不要怪罪。”
至正帝哈哈一笑,“那是自然。”
隨後問道:“如今中原一帶遍出紅巾賊人,此前派去的同知樞密院事赫廝和禿赤業已戰敗,阿速衛軍也損失殆盡,依皇兒之見,此時應如何應對此事呢?”
愛猷識理達臘的面色認真起來,腦海中飛速回想著各人背後的派系,揣測著父皇的心思。不過須臾,認真回答道:“父皇天威可達四海九州,今有亂民暴起,必是有心之人從中作梗。”
至正帝聽著兒子微妙地拍著自己的馬屁,欣慰一笑,等待著他最終的答案。
愛猷識理達臘頓了頓,接著道:“依兒臣所見,在我大元雄兵猛將的面前,這群亂民之能不過爾爾,重要的是先前赫廝的敗績著實令我大元蒙羞,既損失了朝廷在百姓中的威信,更是給這夥亂軍以可乘之機。如今之計,還需派遣一名足以代表父皇威嚴的統帥領兵,以一場酣暢大勝來鼓舞軍心,也好在伺候對作亂者施以雷霆手段。”
這一番行雲流水的對答聽到眾人的耳朵裡,莫不對其暗自稱讚,能以小小的年紀便將軍國大事看得如此清晰,著實天資非凡。
“說得不錯!”至正帝稱讚後將愛子寵溺地拉到身側,然後睨視著仍是未起的三人道:“是不是這天下太平得久了,你們才變得如此糊塗,居安思危的道理都沒人曉得嗎?”
脫脫終於將貼在地面上的頭抬了起來,“臣知罪。”
至正帝緩聲道:“都起來吧,你們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朕不過是不希望中原的局勢愈發混亂下去。”
給了幾人重重的一巴掌後自然要喂顆甜棗,至正帝扭頭看向皇子問道:“那你替父皇和丞相想個主意,你覺得由誰做這領兵之人合適呢?”
此言一出,自然牽動著在場每個人的心絃,跪著的、站著的、坐著的都要因這個回答作出不同的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