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越鬧越大,殺人計程車兵也慌了神,不知所措。片刻後,為首的騎兵千戶趕了過後,厲聲問道:“怎麼回事?”
士兵不敢隱瞞,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韓咬兒則護著孩童閉口不言。
千戶聽罷呼了口氣,不屑道:“不就是殺了個刁民麼?我還以為是怎麼了。”
圍觀百姓大驚失色,殺人計程車兵眼睛則亮了起來。千戶耷拉著眼皮,瞅了瞅韓咬兒殘破不堪的衣著,取出一件剛從民宅裡搶到的普通首飾,扔到他面前,輕蔑道:“死了個漢人而已,這就算作補償好了。”旋即扭頭對士兵懶散道:“別再給我惹麻煩了。”
說罷,千戶軍官及士兵牽著馬便走了,留下一眾啞口無言的當地百姓。韓咬兒將死去心腹的眼睛輕輕合上,站起身後,從袖中抽出了一塊紅巾,默默地系在了頭上。
男孩的父親姍姍來遲,聽鄰里講了方才狀況後,堅定地走向韓咬兒,沉聲道:“算我一個。”
上蔡縣離潁州很近,韓咬兒等在縣內宣揚反元的事情也做了不少,紅巾意味著的含義百姓又怎能不知?不過畢竟是面對著殺頭的危險,百姓一直不敢情意投身紅巾軍。
可如今阿速衛軍這種與強盜一般的行徑過後,百姓們都陷入了沉思,不造反便只能被欺辱,若是繫上這紅巾一起反了呢?說不定倒有了一線生機!
男孩父親的話就好似一顆小石子砸入了波瀾不驚的湖面,悄然間掀起了一方百姓與命運進行抗爭的漣漪。
“既然沒有好日子過,莫不如就都反了!”一農戶握緊了拳頭,振臂高呼道。
“好!”有人起了個頭,再難忍受屈辱的百姓紛紛響應起來。
韓咬兒強忍悲痛,沉聲道:“如今不是大夥想不想造反,而是元廷根本不給我們活路,與其等死,倒不如隨潁州的劉元帥一道,將這暗無天日的元室推翻。”
有劉福通的名望在,百姓迅速抱作一團,接連道:“早就聽說了劉元帥是個好人,到處救濟貧苦的百姓,咱們就去投奔他,到時候就算被殺頭,好歹也帶著些骨氣上路,這樣窩囊的日子不過也罷!”
遠在大都的脫脫尚且不知,自己倚重的精銳之師正劫掠所過之處的百姓,將無數漢人逼得只能造反。
元兵的動作尚且如此之快,明教一方自然也沒有閒著。
文瑄和韓凌玥將玄武堂起事的事情帶回總舵之後,覆船山內的明教教眾頓時炸開了鍋。
以盛文鬱為首的主戰派自是大喜過望,不待韓凌玥多說便主動請纓,想要帶人馳援潁州。
李鐵牛等一眾保守派也沒有反對,關鍵時刻都願意聽從韓凌玥所扮的教主行事。
文瑄和韓凌玥在私下裡囑咐了二人一番之後,總舵弟子立刻下山,扮做百姓模樣如浪潮一般湧向潁州,只剩下老幼婦孺的覆船山則再次封山,躲避戰亂。
文瑄二人也不做停留,十萬火急地奔赴蘄州,去尋彭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