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狀元郎一樣:戴紅花,騎大馬,敲鑼打鼓,打馬遊街。
一開始,王世榮等人還興高采烈的跟在王世華身邊,可走著走著,大家就沒聲了。
王世華也沒有當張家姑爺的榮幸,腦子裡一片混亂,茫然的任由別人擺佈。突然察覺到身邊有異,回頭見四人面色肅穆,眼神飄忽,下意識的問道:“搞麼子不講話了?”
“唉~!少爺,我們王家要是也有這等規模,老奴死也瞑目了。(本書的‘王家’是一種統稱:指的是王世華家族及其附屬,並非都要姓王。‘張家’和別的家族也是如此。)”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管家江叔湊近了點,小聲道出了四人心頭的答案。在王家,沒有人敢稱呼王世華為二少爺,也沒人敢當著他的面叫王世榮大少爺,當然,他也從未喊過王世榮一聲哥,王世榮也不在意,從未稱王世華為弟,大家就這麼奇怪的用名字稱呼。
王世華一驚,仔細看著街道兩邊,真是商鋪林立,人如潮湧,興旺發達的厲害。不說別的,只見這些圍觀之人,只有極少數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就知這裡財富何等驚人,百姓何等富裕安康——此時的湘西及其周邊,平日裡能穿得起沒有補丁的衣服,就相當於現在大家對跑車的定義——那是富人的標誌。
“少爺,恕小的多句嘴,請您看在王家幾千人口的份上,求您娶了張家的小姐為主母吧?”二狗子極為羨慕的看著周圍,低頭小聲哀求。一旁護衛三眼貓也點頭道:“少爺,只要您娶了張家小姐當主母,以後哪怕您看中縣長的女兒,小的拼了命也給您搶來做小。”
王世華深深地看了眼他倆,沉默。
“世華,比狠鬥勇,咱們王家子弟什麼時候怕過別人?比人心,整個湘西,誰有我們王家子弟團結?比地盤的緊要性,張家控制著通往湘西的咽喉張家堡,可我們的龍塘鎮一腳踏三省,從他張家堡出來的要進入湘西,就得從龍塘鎮經過。雖然我們和田家人平分著龍塘鎮,但也不該如此窮啊。平日裡還不覺得,現在跟張家一比,我們真他媽的就是群叫花子……”
“世榮,你的性子我清楚,這話是誰教你講的?”王世華滿臉陰沉的緊盯著王世榮,誰知,王世榮毫不介意的哈哈一笑,道:“世華,不管你信不信,這話是我剛才有感而發。”
王世華面色沉重的點點頭,又看了眼周邊的繁榮,嘆了口氣,沒說話,只是深吸一口氣,夾了下馬腹,速度稍稍快了點。
倒是王世榮不懷好意的看看四周,舔了下嘴唇,小聲感嘆了一句:“要是能帶人到這裡搶一把,咱們王家可就翻身了。唉~!可惜咯~!”
一個小時後,來到了張家大院。
從外面看,張家大院雖佔地有十餘畝,可房子並不高大,反倒注意內在的佈置,尤其是精細之處,無不顯示出古樸風格。讓王世華心頭又是一嘆:這才是傳承長久的大家族的底蘊:不在其外,而重其內。
“姑爺來了,快放鞭炮,大開中門!”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起的瞬間,張家大門緩緩開啟,二十多位婦女各個頭戴鳳釵步搖,身穿綾羅綢緞,眾星捧月般簇擁著一位四十來歲,身材纖弱,面色紅潤的中年婦女,含笑站在門口。
“姑爺,這是小姐的生母,張劉氏。”左邊張家的大管家含笑指引,右邊自家大管家江叔趕緊小聲指點:“少爺,您應該單膝跪拜。”
家族聯姻可不是兒戲,所有禮節都講究細節,要是鬧出笑話,有故意打臉的嫌疑。所以,王家這邊讓老管家來打前站,就是怕王世華因年輕不知複雜繁瑣的禮節而丟人,讓對方小瞧王家。
王世華快步上前,單膝跪拜:“王世華拜見伯母大人。”
“即俊俏,又威武。好!好!我家丫頭好眼光。”按風俗,只有交換生辰八字之後才可改口。那時,無論對方生死,都得把人嫁過去,否則,就會得到嫌貧愛富、不知禮節的惡名,遺臭三代。
張劉氏對王世華越看越滿意,笑的合不攏嘴。見大婦如此,身邊的人自然不敢流露出任何不喜之意,紛紛上前示好。
王世華感覺膝蓋都要跪斷了,卻還得硬生生地儘量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和地位,為將來做準備。
熱鬧一番後,王世華被帶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