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提案很多股東之前都已經看過,韓天用他一貫冷靜的語氣將提案重新介紹了一遍,著重強調修改過的部分,並針對即將開業的商場提出中肯而務實的營銷建議。
韓天用了將近半個小時,脫稿講述,將一百多頁的文案為股東們梳理了一遍,條理清晰,內容詳盡,分析全面,讓關晴為韓天過人的記憶和從容的表現而折服。
在場的股東們大都聽得很專注,偶有一兩個嘴角抽動,表現出一絲質疑。
韓天說話剛結束,就有一個頭頂光得發亮的人發問,“你們能不能給我一個承諾,如果用了你們公司的提案,能增加多少的銷量?”
韓天幾乎是毫不猶豫的,“不能。”
禿頂男子用指關節輕敲桌面,“聚鑫藝可以保證用了他們的廣告後,增加至少20%的銷量,你們的提案雖然聽上去不錯,可對於前景並不明朗的市場來說,我們更需要一些實在的東西。”
“正是因為我希望能給貴集團提供一些更可靠的東西,所以我不能不負責任的誇下海口,廣告只是一種資訊傳播的手段,它不能被人為地誇大作用,在實際的市場中,涉及銷量的因素有很多,企業內部管理,貨品的佈置,款式的安排等,如果單是依靠廣告就能解決問題,那就不需要別的部門參與銷售了。”
在座的都明白,韓天的話雖然坦率,但很中肯,在廣告這個行業,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僅憑一支廣告就拯救了瀕於倒閉的工廠,將廠內積壓多年的貨物一銷而空,或將一種不為人知的商品傳播至家喻戶曉的事,但那畢竟是在商業化剛剛起步的經濟發展初期,在廣告鋪天蓋地裹挾著人們生活的今天,大多數的人已經對廣告麻木不仁,再想要僅憑一個廣告就創造一個品牌的奇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麼,你有什麼理由能說服我們採用你們的提案?”禿頂男子的態度非常傲慢。
“我拿不出足夠的理由,但我能保證,我們的提案能讓你們想要傳達給顧客的資訊暢通無阻地傳遞出去。”
有幾個股東把背靠在椅背上,架起腿,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擺明了是不買帳。
韓天抿緊嘴唇,面色一如既往地沉靜,等著對方負責人的決定。
陸經理試著打破這種僵局,問,“如果給你30萬元的宣傳費用,你可以為我們增加多少營業收入?”
韓天思考了一下,嚴肅的說,“就目前的市場來說,如果你用了我們的策劃,我可以保證貴集團增加50至60萬的營業收入。”
這個數字距離Quick的200萬差了不是一點兩點,陸經理也不說話了。
陸經理最後和身邊的兩個股東小聲交談數句,對韓天說,“要不請你們先回去,讓我們考慮一下,過幾天再給你們答覆。”
韓天和關晴坐到車子裡的時候,關晴的心跳還沒有完全平復下來,剛才韓天提案的時候,她的心一直是提著的,有幾次她甚至想插嘴,想在股東圍攻韓天的時候,為韓天辯護,但事實證明韓天完全有能力應付。
“韓總,看來聚鑫藝是對他們做出了口頭的承諾,咱們的提案不比他們的差,為什麼不能也做個口頭承諾呢?”關晴提出自己的疑問。
韓天穩穩地抓著方向盤,“咱們是做廣告的,做好傳播,才是咱們的本質工作。”
“如果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了聚鑫藝怎麼辦?”
“在廣告這個行業,沒有從一而終的客戶,也沒有永遠屹立不倒的品牌,咱們只用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