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到第二道防線後,耿小凡整頓軍馬原地休息,清點人數,自己的部隊竟然多出一千多人!
“俘虜的傷兵不能算的,安排人把他們往後方轉移,先交給呼道看管。”耿小凡以為統計兵算錯了,吩咐了一句。
“將軍,很多俘虜見您善待他們,對您佩服得緊,都願意追隨您!”
“啊!”耿小凡沒想到自己有這麼大魅力,看來,自己的部隊,不僅沒有戰鬥減員,反而日益壯大!
不過,想想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好像也是這個道理。“仁義之師”歷來都是受尊重的。
既然有了“新生”力量,耿小凡信心十足,遊刃有餘地指揮著,把自己預備的幾道防線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耶魯突破耿小凡最後一道防線時,兵力已損失近半!可即使這樣,雙方兵力仍然差異巨大。
耿小凡站在雞鹿塞的城樓上,看著遠處安營紮寨的敵軍,知道最關鍵的一戰要開始了。
自己本計劃拖延耶魯十日,這已經快二十日了。可後方,呼道還沒有攻下朔方!不僅沒攻下,還損失慘重,五萬大軍只剩四萬!
耿小凡心急火燎,很想回去幫他,可眼前這五六萬敵人更讓他擔心。
雞鹿塞是最後一道防線了,如果失守,自己只能退回朔方城下,到時候,城內城外兩下夾擊,勝負可就真的難說了。無論如何,就算拼光所有人,也要拖住耶魯,給呼道再爭取時間。
可是,這麼小小一個雞鹿塞,又能支撐多久?耿小凡實在心裡沒底。
隨後的戰鬥有些殘酷了,能用的弓箭、石塊幾乎用盡,雖然士兵損失不大,但沒有這些“遠端”防禦武器,雞鹿塞的地形優勢就化為烏有了。
將士們彈盡糧絕,紛紛走下城樓,自覺地拿起彎刀長矛,列隊準備跟敵人進行最後的“白刃戰”,耿小凡嘆了口氣。
“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耿小凡決定留下一隻“敢死隊”,可是城下萬餘將士沒有動。
“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耿小凡又大聲傳令,還是沒人動。
“你們聽不懂?”耿小凡有些奇怪了。
“誓死追隨將軍!”
耿小凡感覺自己鼻子酸酸的,這氣氛,這氣氛,太XX的感人!
“好!都是匈奴好兒郎,我們誓死不讓敵人越過這雞鹿塞!”耿小凡振臂高呼,轉身下城,他已經看到敵人抬著攻城巨木衝向塞門。
就算死拼,也得講究個戰法,耿小凡還是把部隊分成了幾個部分,把剩餘的箭羽集中起來,組織了一隻百人“狙擊隊”,佔據有利狙擊位置,步兵三五人一組,結成戰鬥小隊,騎兵在開闊地列陣,隨時準備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