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在儒道瀚海之中找兩個字,難嗎?
難,也不難。哪裡還不拼湊出來一個歪理?
只不過,二人恐無人信服,或者說服力不強,所以根本就沒拿出來說。
但是,二人已經做到了求索。
二十年的時間幹什麼去了?就是在求索!
而且,他們用今天這樣的方式,把兩個人的“求索”變成了整個儒道的“求索”。
天下學派、皇宋文人,都因他二人今日之舉,開始了新的尋找。
這不就是“求索”嗎?
......
“哦。”蘇仙有點明白了,不是書本里,而在行動中。
點了點頭,“勉強說得過去。”
“那第二呢?”
“第二?”
蘇轍一咧嘴,“正如子純所講,這一定是唐瘋子的主意。”
“為什麼?”
“因為別人想不出這麼陰的招術!”
蘇轍也是佩服,那個瘋子是什麼都敢做。
“他這是逼著大夥兒去造假!”
也不想想,二程窮極半生,遍覽古今,都沒找著令人信服的“求索”二字。
那多半說明,真的就沒有了。
可是,今天兩人把話放出去了:一定有,只是他們沒找到。
潛在臺詞就是,肯定有人能找到,而且找到的人比他們厲害。那就是聖人!
這個誘惑有多大?
大了去了。
不用想也知道,得有多少人鑽在這裡出不來。
那話說回來,找是一回事,找不找得著是另一回事。
真要是找不著呢?
怎麼辦?
呵呵,找不著真的,那就找假的唄。
會有無數人幫著二程,幫著唐奕,把“求索”這二個字變成聖人說過,聖人很重視,聖人就是這麼想的!
會有無數個不為人知的古籍密典出土問世,然後......
唐奕這個無中生有的求索,就真的成了聖人真理,無人質疑。
荒謬嗎?
不荒謬,這種事多了去了。
這回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是最後一次。
......
蘇仙琢磨了半天,瞳孔漸漸放大,終於明白這裡面的“陰險”。
大夥兒本以為這貨會大罵一聲唐奕無恥,不想,蘇軾卻一反常態,幽嘆一聲。
“唉,幸好軾出淤泥而不染,沒學那瘋子的卑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