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是渝江派掌門人於四海的四十大壽。渝江派位於四川渝州,雖在江湖上不曾聞名,但是在四川和江南一代也是很有威望。渝江派的掌門於四海更是一位傳奇人物。
他十幾歲時上山砍柴偶遇一隻猛虎,居然藉著他天生神力與猛虎搏鬥起來,最後一斧劈死猛虎,從此在鄉間聞名。後來彭瑩玉遊歷各地宣揚白蓮教義,來到他的家鄉,遇見此子,看他天生神力,勇猛異常,日後定會有一番作為,便留在他家鄉,收他為弟子,傳授他武功與白蓮教義,直到一年之後才離去。
後來彭瑩玉與大弟子周子旺在袁州起義,訊息傳來,於四海便隻身一人趕往袁州,參加他們義軍。後來義軍兵敗,周子旺戰死,彭瑩玉逃走,於四海福大命大,雖在戰場上活了下來,卻眼見周子旺慘死,心如死灰,再也沒有了往日豪氣,回到了渝州故鄉。
因他天生神力又有武功,不出幾個月便收服了渝州城內大大小小的勢力組織,並將他們彙集在一起,創立了現在的渝江派。
渝江派在渝州城也算是大門大派,正值掌門於四海四十大壽,渝江派內到處張燈結綵,裝飾的富麗堂皇,渝州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送上了賀禮,甚至遠在湖北的紅巾軍首領徐壽輝,也差人送來了一份大禮。
徐壽輝如今受到彭瑩玉的擁護,義軍勢力在湖北逐漸壯大起來,於四海曾是彭瑩玉的弟子,所以二人間有往來並不稀奇。
於四海在渝江派庭院大擺宴席,招待渝州城內的賓客。宴席直到下午時分才散去。於四海喝的醉醺醺的,回到正廳。他手下的一位副掌門李雄正在清點賓客的賀禮:“回春堂的朱先生,長白山千年人參一隻,雅居樓的王老闆,玉如意一對……湖北徐壽輝徐元帥,玉獅子一對,張大官人上好的文房四寶一套……”
於四海坐在椅子上,攆著鬍鬚,聽李雄念著賓客的賀禮名單,臉上盡是得意之色。突然聽李雄咦了一聲,道:“這是誰人送的賀禮?”
於四海抬頭一看,李雄手裡捏著一個信封,很是疑惑:“這個是誰送的賀禮,竟如此寒酸,把它丟了!”說著就把信封丟給身邊的下人,下人接過信封就要出去。
於四海也覺得好奇,叫住下人:“先別扔,拿過來我瞧瞧。”
下人恭恭敬敬的將信封遞給於四海。於四海伸手捏了捏,裡面好像就是一張紙,並沒有其他東西。他將信封翻轉過來,將正門朝向自己,卻見封皮上龍飛鳳舞寫著三個大字“葉林楓”。
於四海似針扎一般快速從椅子上跳起來,將信封捏在手中直至變形。李雄見他神色慌張,有些好奇,問:“大哥,怎麼了?”
於四海上前一步抓住李雄手臂,驚慌失措的叫道:“二弟,你可曾聽過近幾日江南各門派之間流傳的‘三字令’麼?”
李雄更是好奇,搖搖頭,問道:“我只聽過將軍令,這三字令是什麼東西?剛流傳出來的新曲子嗎?”他沒聽過“三字令”,只將它認作是與“將軍令”相同的曲子而已。
於四海搖搖頭,攥著信封在房間裡來回踱步,神色慌張,額上汗如雨下,口中直呼:“不可能不可能,我們渝江派一向行好事,於民向來秋毫無犯,按理說他不應該找上我啊!”
原來這“三字令”是近幾日在江南一代幫派間流傳出來的。大約在七日前,湖北的海沙幫幫主胡巖曾收到一個信封,封皮上寫著“葉林楓”三個字。胡巖拆開信封,裡面一封信,上面寫:
“聽聞海沙幫作惡多端,魚肉百姓,葉林楓於今夜前來討之!”
胡巖成名已久,歷經過無數戰鬥,一雙鐵掌在湖北一代鮮有敵手,自然不會將這等威脅放在眼裡。伸手一撮,用內勁將那封信撮成碎片,並放下豪言,不管對方來多少人,也管教他有來無回。
三更之時,海沙幫周圍的百姓只聽見海沙幫內似乎傳出打鬥之聲,不久便歸於平靜。第二日清晨,便傳出一件震驚江南各幫派的大事,橫行於世的海沙幫,竟然於昨夜被人滅門。海沙幫內空空蕩蕩,不見任何死屍血跡。能在一夜之間滅掉盛名已久的海沙幫,還能將現場清理的如此迅速,沒有絲毫血跡。看來那葉林楓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不下於二十人的組織,而且個個武功高強!
海沙幫被滅門一事,還不足以讓這“三字令”如此恐怖,但是往後幾日發生的事,卻是直接將“三字令”推到了風口浪尖,成了江南一代的恐怖事件。
六日前,滄海派掌門海龍也收到這封信。因為有上面海沙幫的慘案,海龍對這個葉林楓不敢小覷。急忙召集了滄海派所有弟子前來,全副武裝,守在海龍面前,整夜不眠。
是夜,滄海派內也是先傳出打鬥聲,繼而歸於平靜,第二日再看,派中所有人也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其後的五日之內,江南一代的五虎門,青龍幫,白虎堂,無極門,神鶴門五個門派先後在收到信封之後,都被滅門了。下場與海沙幫與滄海派相同,門派中人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因為信封之上落款是“葉林楓”三個字,而每個收到信封的幫派都逃不過被滅門的慘禍。如同降下來的軍令一般不能違抗,故此將它稱之為“三字令”。
“三字令”雖弄得江南一代人心惶惶,但是也大大限制住了幫派弟子魚肉百姓的行為。每派掌門都嚴令幫中弟子不許再做壞事,以免被“三字令”盯上,造成滅門慘劇!
因為“三字令”所到之處都是一些作風不良的幫派,所以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管他。以至於讓“三字令”在七日之內竟然造下了七個幫派的滅門慘案。
前七日“三字令”所到之處皆是江湖上名聲不好的幫派。但是渝江派在渝州城內名聲極好。派中弟子在於四海的管教下,向來嚴於律己,從來不會做處欺男霸女,魚肉百姓的事,相反於四海還經常接濟窮苦人家,是渝州城內有名的大好人。
為什麼名聲極好的渝江派也會收到這讓人提心吊膽的“三字令”?
於四海顫顫巍巍的拆開信封,信紙是上好的宣紙,上面還留著墨香與宣紙的清香。只見信上寫著:
“恭賀於掌門壽誕,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葉林楓今晚前來祝壽!”
字是方方正正的正楷,寫的也是極為清秀,想必寫下此信的人也是個文雅之人。只不過如此文雅之人,怎能做出如此血腥的事來!
李雄瞥見信上內容,笑道:“這個葉林楓還挺有禮貌的,還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於四海啐了他一口,道:“寫著幾個字就是有禮貌了?他若真的有禮貌,就不會深夜前來為我祝壽了,你見過有幾個深夜祝壽的?”
李雄剛才聽了於四海說關於“三字令”的事,知他厲害,登時慌了神,問道:“大哥,我們該怎麼辦?”
於四海沉默良久,緩緩開口:“你立刻著急幫派弟子前來,我要告訴他們這件事,如果家中有老母無人贍養的,便給一百兩銀子遣散回去。剩下的願意留下就留下,不願意留下便離開,也各自給一百兩銀子,看看到最後剩下多少人陪我罷!”
於四海為人仗義,他才不肯看著一幫兄弟陪著他共赴黃泉。所以便定下了這個規矩。李雄將眾人召集起來,於四海將自己收到了“三字令”的事全都說了,並把前幾日發生的事情也都說了。有些人已經對此有耳聞,驚呼不已,一時間人群中議論紛紛。
於四海道:“於某雖然魯鈍,卻也知江湖大義,諸位弟兄若是肯留下來與我共同禦敵,那麼我們黃泉路上還是兄弟。若是有人不想留下,我也不怪罪,只求在清明中元節時候,給於某燒點紙錢,也算是兄弟們看得起我這位大哥了!”
他手下的這幫兄弟曾經都是渝州城的混混,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什麼陣仗沒見過?什麼傷沒受過?這些人雖是市井之徒,卻最愛講江湖道義。於四海平日裡對待他們如手足兄弟一般,他們竟然是沒有一個要走的,全都說著要與於四海於大哥還有渝江派共存亡!
於四海看著這群平時不著調的兄弟此刻竟是如此仗義,不覺眼眶溼潤,胸中豪氣頓生,一拍桌子,大叫道:“兄弟們看得起於某,是於某的福氣,今夜我們便讓那葉林楓見識一下我們渝江派的厲害!”
此言一出,人群登時群情高漲,每個人都血氣翻湧,勢要讓“三字令”和葉林楓見識一下他們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