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榭付錢準備離開餛飩攤時,老翁忽然向他打聽起事。
“大人,不知道您清不清楚戶部轉運使的官船什麼時候能回到穎都啊?”
老翁這個問題問得很意外。
清正司按道理說很少跟戶部打交道,但是姜榭出身不一般,幾乎朝中大臣他都認識,也都算熟絡,打聽個什麼事不成問題。
“那就看轉運使運的是什麼,如果是鹽鐵幾乎每月二十都會回來,若是布匹木材紫金石,這種就要好幾個月才會回來,水果官銀,就要看具體的路線有多遠,幾乎在七八天之內就會回來。”
霍以珺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戶部的事他也十分清楚,講起來就好像是清正司的活。
姜榭察覺到他有些難言之隱,追問道:“老伯,你是想打聽什麼事?可以具體說一下嗎?我若是知道的話肯定會告訴你。”
“實不相瞞,我兒子就是戶部轉運使底下的轉運官,他已經有二十天沒有回來了。”
老翁嘆了口氣,坐下聊:“按道理說他也應該七八天就回來,最晚不過是十天,他這次竟然大半個月都沒有回來了,我好擔心吶……”
“我明白了。”
姜榭想了下,然後開口說:“最近的一批官銀是運往西南災區,走水路來回要八天,歸程的話一般都會裝紫金石回來。”
“老伯可能不清楚,這紫金石非常重,運送起來官船也不會行駛太快,上次運送官銀應該是月初,幾天前就應該有半個月,應該歸航了。”
“這樣吧,我替老伯去碼頭走一趟,像碼頭地方轉運打聽一下具體歸期是什麼時候,有訊息我第一時間會派清正司的捕快告訴老伯。”
老翁直接跪地叩謝,霍以珺將他扶起來。
“老伯放心,不會有事的。”
“霍大人,你陪我去長安碼頭走一趟吧。”
“好。”
二人騎快馬朝長安碼頭方向趕去,下雪天,他們的身影融入潔白的風雪,穿梭在竹林之中。
“籲……”
長安碼頭是現在穎都最大的碼頭,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內運碼頭,運載承受很小,每天的運送量也不是很多。
戶部官船,一般都從這起航歸航。
長安碼字下游就是霍家碼頭和船行,兩者相鄰很近,所以這裡的客運量會被霍家碼頭分流,兩個碼頭暗中一直在較勁,但長安碼頭畢竟是官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