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上,#艾拉差點死在電影院#引爆了頭條熱搜,引發了全世界大量網民的關注。
米國這邊的各種娛樂報刊,也紛紛有樣學樣騙流量,用這樣驚悚的字眼做標題。
然而點進去以後很多網友們無語的發現,艾拉沒有生命危險,她只是被一部叫做《電鋸驚魂》的恐怖電影嚇到了而已。
“艾拉差點死在電影院裡,天吶,究竟發生了什麼?”
“什麼情況,我記得剛剛艾拉還在Facebook更新了狀態。”
“見鬼,這些無良媒體可真能瞎編,艾拉說自己看了一部叫做《電鋸驚魂》的恐怖電影,被嚇得差點死在了電影院裡而已。”
“這部電影好像很厲害啊,爛番茄評分9.2,最近網路上一些觀眾真實反映影片,似乎都是看這部電影的觀眾,而且艾拉這麼大膽的女人竟然都被嚇的這麼慘,我也有點想看看了。”
藉著艾拉的名頭炒作,再加上《電鋸驚魂》的爛番茄指數驚人的高,讓很多人都對這部電影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心。
而《電鋸驚魂》從facebook這邊有了熱度,再次迴歸到米國電影圈的時候,立刻就成了香餑餑。
因為大家驚奇的發現,這部成本只有可憐的幾十萬美金的電影,竟然能和大導演鮑德溫、格萊美天后艾拉,以及好萊塢最佳男配戈爾喬曼都能牽扯上關係。
更值得側目的是,《電鋸驚魂》爛番茄指數令人咂舌的高,這部電影甚至還牽扯到一個一千萬美金的賭約。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透過這一千萬的賭約,可以推測出來,《電鋸驚魂》的拍攝週期只有短短的十幾天。
哦,確切的來說是十四天,艾拉的Facebook上有說明。
而且這部恐怖片的導演、以及男主角還都是華夏人!
瞭解到關於《電鋸驚魂》的內幕訊息以後,很多米國的電影圈相關記者都有些發懵。
老天,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於是,娛樂版頭條在播報艾拉的時候,米國的電影圈開始徹底聚焦到了《電鋸驚魂》本身。
“一部只有十四天拍攝週期,不足五十萬美金投入的恐怖電影《電鋸驚魂》,爛番茄評分竟然高達9.2,這部電影是怎麼辦到的?”
“《電鋸驚魂》導演衛與鮑德溫的《鬼娃》有一個一千萬美金的賭約!”
“艾拉、戈爾喬曼、查理等人推薦,十幾位影評人集體好評,《電鋸驚魂》的魅力在哪裡?”
電影的宣發就是要靠一個好的切入點做噱頭。
衛勳、康丞幾人在米國毫無根基,拍出來的電影自然無人問津。
但從衛勳強行跟鮑德溫牽扯上一個一千萬美金的賭約以後,《電鋸驚魂》其實就已經擁有了貼著鮑德溫炒作的資格。
現在加上名人效應,超高的爛番茄指數,以及各種好評,終於讓這部小成本電影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度。
獲得關注度以後,最直觀的回饋就是……互動場次申請郵件從米國的全國各地如雪花一樣,瘋狂的飛進《電鋸驚魂》的官方郵箱賬號裡。
而負責接受郵件的康丞、林帆以及肖曉陽三人,徹底忙不過來了。
“紐約要三十五場……洛杉磯十七場,這個是,哦,加拿大的郵件,竟然還有波蘭,俄羅斯……”
康丞此刻興奮的聲音都在顫抖,然而看著一封又一封的郵件瘋狂的進來,房間裡‘叮叮叮’的提示音級沒斷過,他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起來:“太多了,根本統計不過來了,現在是多少場次了?”
林帆試探性的說道:“一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