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頁密密麻麻都是制度設計。
其中的弊端,以及以後可能會產生的弊端也都一一說明。
道衍看得很認真仔細。
一直過了半個多小時之後,他才合上筆記本道:“這莫非是太祖定的制?”
“是太祖身邊護法,名為朱雲峰。”
“也姓朱,莫非?”
“這倒是不得而知,不過太祖能把剛及冠的我帶來這邊,或許是我家宗族之人也說不定。”
朱棣不太肯定。
眉宇間朱雲峰確實有那麼點點與太祖相似,但也就是那麼一點點而已。
“及冠時期的陛下?”
道衍來了興趣,說道:“在何處?”
“今日午後他會過來,到時候一起見見也好。”
“嗯。”
“斯道,你覺得這份制度如何?”
朱棣又問。
道衍想了想道:“有太祖幾分風範,但行事相對溫和。”
這裡朱元璋的風範是指集權意識。
而行事溫和是指不再那麼粗暴地實行種姓戶籍、衛所制度、互相檢舉人人自危的制度。
可以說朱雲峰給出的策略在政治上極大加強君權。
在民生上做了個相當寬鬆的社會環境。
對於官員們來說有好處也有弊端,只是要看從哪方面來考慮。
“你覺得可以實行嗎?”
朱棣又問。
道衍沉吟許久才說道:“可以,太祖留下的許多定規確實已經過時了,何況此規並無對陛下有不利之處。”
“好,那就從明天開始,先調整好滿朝官員,隨後再正式以此制施行。”
朱棣不再遲疑。
這恐怕也是宋神宗元豐改制的緣由。
加強皇權才能夠做更多的事。
二人又繼續聊了許久。
到上午巳時初,朱棣見道衍滿臉風霜,才讓他先去休息,並賜予他宅邸。
但道衍卻辭謝,住在了宮外的清涼寺。
下午時分,朱棣和道衍休息一陣,恰逢小朱棣過來,大朱棣讓道衍跟在身邊,和尚打量了一番小朱棣,暗暗心驚。
這與年輕時候的陛下確實一模一樣,只是胖了一點而已。
要知道道衍是洪武十五年就跟了朱棣,也就意味著當時才22歲的朱棣跟現在20歲的朱棣長相一模一樣。
唯一的不同或許就是一個胖一個瘦。
雖說最近朱棣已經在按朱標的意思開始減肥,但減肥也不是三五天就能減下來,因此雙方的體型差別還是一眼看得出來。
然而身高、長相、神態,與記憶當中那個22歲的燕王又何曾相似?
那一瞬間,道衍就覺得,或許這世上真有神仙。
因為只有神仙手段,才能逆流時間長河,將20歲的燕王從歷史中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