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柔這一腔委屈要平復麼,那也簡單,他們帶李苒出去了一趟,那他和霍家三哥,至少要帶她出去兩趟三趟,才能勉強算個差不多,而且,李清柔強調的非常清楚,一定一定要有霍家三哥哥。
陳老夫人要結親的心思,霍文燦深惡而一定要痛絕之,可這個心思,卻是李清柔最希望最盼望的事兒,沒有之一,就是那個最!她從小就最喜歡霍家三哥哥。
李清寧被李清柔纏的滿頭大包,好說歹說,李清柔總算答應,一趟也行,那得是上元節那天,她要一直玩到天明收燈。
李清寧死揪著霍文燦,這事兒是霍文燦惹出來的,不管霍文燦怎麼舌燦蓮花,李清寧就一個呸字,揪死咬死,無論如何,上元節那天,他倆都得帶上他三妹妹逛一回,無論如何,也得讓他把這件事了結了,讓他能把這日子過下去。
霍文燦被李清寧揪的滿頭大包,只好退一步:帶上李清柔看燈可以,可不能只帶上李清柔,得添上他妹妹霍文琳。
添上誰這事,李清寧不管,反正他三妹妹也沒說只帶她一個。
霍文燦回去一想,添上他妹妹也不夠,還是人太少。
霍文燦乾脆讓他妹妹霍文琳請了曹家三娘子和四娘子,再請了忠勇伯府和忠毅伯府兩位小娘子,想了想,乾脆又叫上曹家三郎曹茗,以及其它幾家裡還算合得來的小郎君小娘子,組成了一個龐大無比的上元節觀光團。
當然,這個龐大的觀光團裡,不包括李苒。
沒法包括李苒不是,這個觀光團的起因,就在她身上啊。
謝沛也接到了霍文琳邀請觀光的帖子,可她那天去開寶寺受了冷風,身上不大妥當。
王舲也接到了帖子,聽說那麼多人,頭就痛了,忙藉著謝沛不妥當,她要陪謝沛,婉拒了邀請。上元節前一天,就去了城外謝家莊子裡陪謝沛。
當然,王舲不願意去,不光是因為人多,也是因為一來這上元節的燈,王舲看過不知道多少回了,二來,她是從年前就開始跟著阿孃忙辦年的,腳不連地忙到上元節,已經累極了,相比於看燈,她更想歇一歇。
王舲給李苒捎了話兒,邀請李苒也到謝家莊子裡消閒一天,不過李苒回絕了。
她是一定要看燈的。
上元節那天,李苒重新和年前一樣,身後跟著周娥,一個人出了長安侯府,走進熱鬧非凡的街市。
站在人流如潮的街市中,看著璀璨無比的街道,李苒深吸深呼了幾口氣,笑起來。
這會兒,她沒有孤單的感覺,她只覺得自由自在,舒服自在極了。
她一直都非常熟悉以及享受她的這份孤單,嗯,她果然是個一生下來,就註定孤孤單單活著的人。
這幾天的年酒上,李苒聽到了不知道許許多多關於上元節的熱鬧和傳說,她早就給自己規劃出了先看哪兒、再看哪兒的路線。
李苒本來就是個很認路記路的人,又記熟了那張京城勝景圖,以前出門叫車時,她又一直是高高掀起簾子,仔細看路記路的,這會兒,對這座京城,她心裡十分有數。
李苒跟著人流,先往宣德門去。
她準備先去看宣德門的鰲山,看歌舞百戲。
要知道,迎祥池社戲的前三名,最隆重最精彩的演出,就是在今天,在鰲山前,在皇上面前。
看了鰲山,她準備沿著御街走到迎祥池,在迎祥池歇一歇腳,吃份宵夜,再往大相國寺去看熱鬧,再抽根籤。
李苒走的很慢。
街兩邊的熱鬧遠遠超出她的想象,每一家店鋪都極盡工巧,除了讓人眼花繚亂、簡直讓人匪夷所思的各式花燈,很多鋪面門口,還搭著小戲臺,演著皮影戲,木偶戲,和不知道什麼戲,還有變戲法的,吞劍吞刀的,五花八門,簡直無奇不有。
李苒逛到鰲山時,彰顯仁德的大赦剛剛結束,幾對精神非常的舞獅子,正雀躍無比的跳上木樁。
舞獅子的木樁後面,高高的鰲山上流光絢爛,鼓樂聲聲。
李苒只覺得她得再多個十個八個眼睛,才能勉強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