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這才重新安靜下來。
又開始議事。
只是沒過多久,突然堂外傳來八百里加急。
“報,皇上,西北重鎮同輝報警,被反賊方百丈率十萬賊寇圍困,請求朝廷速派援軍。”
“小小賊寇,也敢稱十萬?眾卿家,該派哪路去援救?”皇上對這個訊息仍舊無動於衷,一張臉上沒有出現任何焦急之色。
他只是個替身,只是個傳話筒,當然不需要什麼表情。
真正的皇帝,正蝸居在地宮之中,此時的心情,可是經歷了從天上到地下。
戶部有銀子了,他很高興。
這是一年多來,開源節流的結果。
靠著俠網,大的他不敢動了,但小的地方,還是能縫縫補補的。
比如禁止京官的各種奢侈浪費,增收點奢侈稅等,這些小地方,還不至於引來先天高手的暗殺。
這還在他們容忍範圍之內,只要不動他們的食鹽,不動他們的官位,不動他們的土地,其他事情都好商量。
皇帝畢竟是皇帝,真換起來很麻煩。
再說找個背鍋勤快的人也不容易。
然而接下來就有反賊坐大的事。
這其實就是前面的事沒有做透的果。
你不去搞定土地,官位,稅收,怎麼可能徹底解決問題?怎麼可能解決流民吃飯的事?
不解決這個,石百丈就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可用。
“皇上,臣舉薦五省督師孫常存,其人久在西北,手下秦軍所向披靡,定能一舉蕩平賊寇。”
“好,朕發內帑一百萬兩,戶部出一百萬,作為軍餉,務必剿滅這股賊子!”皇帝從諫如流。
因為他知道孫常存,親眼在俠網中看過對方的嘔心瀝血,赤膽忠心。
孫常存是少數幾個知兵的文臣,關鍵是願意聽自己的話。
他對孫常存是心存愧疚的,因為幾次聽信讒言,將對方下獄過。
但每次出來,對方仍然是那樣忠心。
沒有俠網時,他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天地君親師,理所當然。
然而透過俠網一看,一對比,才知道赤膽忠心,是多麼難得。
就連自己的國丈,靠著自己的恩德,從一個小老百姓迅速擁有家產萬貫,卻捨不得掏一兩銀子支援自己。
甚至還要從皇后那裡倒摳走兩千兩……這事說出來,都讓人可笑,簡直是不當人臣。
與之對比,和自己毫無親戚關係的孫常存,卻是自帶乾糧,自背屈辱,不要朝廷一文,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從藩王和地主豪紳中勒逼錢糧。
若他還沒有一點愧疚的話,那真是昏君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