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x總會先想明白再行動。”沈劍則看向了x的分屏,“這樣或許會慢一點,但更加穩妥。”
“可在爭分奪秒的情況下,一邊行動一邊思考才更有效率吧?”
“可以這麼說,但我沒覺得林煥有太多的思考。”沈劍轉而看向林煥那邊:
“她給我的感覺更偏向於直覺,從頭到尾也沒有深入地鑽研規則,而是看到規則後就根據直覺開始行動。
“就像那些看到題目就直接寫下答案的數學天才,事後問他們是怎麼想到的,他們自己也說不清,過程也給不出,但他們的結果卻總是對的。
“正如剛剛林煥的表現一樣,她幾乎只掃了一眼規則就奔向了車廂的出口,其後的每個行動與x基本一致,只是每一步都快了幾秒。”
“如果真是這樣,那還真是個可怕的能力。”簡飛沉聲道,“正如這個角色的背景傳說一樣,妖怪由秘境本身孕育而出,其他角色費盡理智思考後的行動,對妖怪來說只是像呼吸一樣的本能……”
“但本能不可能永遠正確。”沈劍道。
“理智更不會。”簡飛道。
“但理智會修正自我。”
“本能也會適應環境。”
“可環境經常來不及適應。”
“面對危機也經常來不及思考。”
“我以為工匠是個細緻縝密的角色。”
“縝密那只是工匠最基礎的東西,而偉大的創造總源於關鍵時刻的靈光一閃。”簡飛哼聲道,“倒是你,學者前輩,我以為你會對直覺有更高的評價。”
“已經很高了。”沈劍輕笑,“但沒任何東西能高過理智。”
“哎呀,怎麼又吵起來了……這次我來吧。”喻望君在二人中間高高抬手揮向大屏,“看比賽,看比賽!”
伴著喻望君的喊聲,人們的關注點終於再次回到車廂內。
此時的林煥正一個勁兒地跳,跳得老高,腦袋甚至撞上了車頂,但她揉也不揉就這麼繼續跳著,直至咣咣咣連撞三下才偃旗息鼓,捂著鼓包的腦袋使勁指向了車廂的出口。
好吧,這的確很本能,都快頭破血流給孩子撞哭了。
但在另一邊的李清明眼裡,刻意撞到頭卻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訊號,雖然聽不到林煥發出的任何聲音,但車窗上一連串的映像已經足以解開最後的謎題。
林煥看到的規則與我不同。
在她那邊要突破的不是門。
而是車頂。
從手勢來看,應該正是出口上方的那一塊車頂。
顯然,我們的規則被互換了。
不。
比這更徹底。
我們看到的車廂被互換了。
這次互換的不是視聽,而是景象。
我所看到的車廂不是我的,是林煥的。
林煥所看到的車廂才是我的。
正因如此,我才無法在車窗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只有林煥的。
而我眼中看到的那兩行紅字規則,自然也應該是林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