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島,是涪水流經江陰鎮,產生的一個沖積島嶼。
小島面積不大,只有將近50公頃,從清朝末年起,島上的居民就有種植桃樹的習慣。
這天時過霜降,天氣陰沉,眼看就有秋雨將至。
“公司的具體細節和合同都敲定了。”
“吳和平時間也約好了,但你確定要跟他們這麼聊嗎?”
坐在楊青時對面,劉剛面色凝重。
眼下他們跟江陰鎮政府合作很順利,運營桃花島專案的公司一路綠燈審批了下來。
但是在商言商,對楊青時接下來的舉動,劉邦並不是特別贊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們要走的是一條長久,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並非殺雞取卵的一錘子買賣。”
楊青時皺著眉,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為了今天的事情,他一整晚幾乎都沒有睡覺,將所有細節裡裡外外的全部盤點了一遍。
“你的想法是沒錯,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經營,只怕收益回報的時間太長!”
劉剛實在不明白楊青時的想法。
逐利是他們商人最基本的準則,如果能短平快的收回成本,絕對不會拉長戰線。
“劉叔,相信我!”
“我們的週期不會太長,只要把底子打好了,快則一年,遲則兩年我們就能迎來爆發!”
有些事情,楊青時根本無法宣之於口。
他很清楚,那場可怕的天災,將會帶來滅世般的破壞,所有的投資,在那一刻都將遭到重創。
作為一個國人,他既做不到袖手旁觀,也做不到想要拯救全世界。
只打算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可能的幫助和改變一些註定會發生的事情。
而且大災之後必有大建。
在各種利好政策下,到時候投資的成本也會大幅下降。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桃花島專案都必須要儘快上馬,按照他的思路推進。
“好!反正這次有吳和平作陪,我就陪你賭上這一把。”
良久後,劉剛才最終下定了決心。
經過縣裡專家的反覆考量和論證,推斷出桃花島專案如果成功,必然是百萬級甚至更高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