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東西,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見識。”
劉剛撇了撇嘴,自顧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隨後目光瞟向旁邊的楊青時,“青子,這些東西真是你搞出來的?”
“額,大概算是吧。”
畢竟是多了幾十年的知識儲備和閱歷,卻用來欺負鄰居,難免有些說不過去。
“先推出自助餐,再搞會員制,現在又弄出一份秘製蛋炒飯。”
“青子,你這是不給你劉叔留活路啊!”
和楊漢友不同,劉剛在更早的時候就選擇買斷了工齡下海經商,在縣城開了幾家生意不錯的箱包文具店。
這個好又來,也是他敏銳的覺察到了商機後,才捨得投資下來的。
“劉叔瞧您這話說的?”
“其實自助餐和中餐都有著各自相對固定的客戶群體,是你太著相了。”
楊青時一邊笑著搖頭,一邊從書包裡取出一份檔案放在了劉剛面前。
在所有人都疑惑不解的眼神中,劉剛將信將疑的開啟檔案,才看了幾眼後,就頓時陷了進去。
“擴大規模,走精品中餐路線?”
“主要針對的客戶群體是婚喪嫁娶,待客迎賓?”
劉剛沒想到,楊青時遞給他的竟然是一份商業計劃書。
裡面的許多內容都讓他眼睛一亮,特別是不少困頓,都在裡面得到了一一詳解。
“沒錯,我們江陰鎮雖然不大,但常住人口也有好幾萬,消費能力一直都不低。”
“但大多數人不管請客吃飯也好,還是擺酒迎賓也好,一般都會選擇去縣城,原因就在於鎮上沒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飯館。”
楊青時點點頭,其實他很清楚,不管是因為劉剛還是劉磊,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把好又來置於死地。
況且最好的商業模式,絕非惡性打壓競爭對手,而是互惠共贏。
“可是,我擔心咱們這裡人的消費能力。”
“精品中餐價格可不便宜,跟縣城相比我們也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
楊青時的話確實說到了劉剛的心坎上。
他之前不是沒有這麼考慮過,但始終覺得風險太大,不敢輕易嘗試而已。
“劉叔,你太低估我們江陰人的消費能力了。”
“光看現在的結婚車隊,也是一年比一年豪華,車一年比一年多,這您還不懂嗎?”
楊青時話不說透,只是稍加點撥。
其實在未來,就算沒有他的干預,劉剛最終也會走上這條道路。
沒用兩三年的時間,就成功打造出了本地中高階餐飲品牌,成為江陰人婚喪嫁娶,請客擺酒的不二選擇。
劉剛虛著眼,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心中卻是驚歎不已。
沒想到楊青時小小年紀,就具有這種格局和看透本質的能力,讓他不得不佩服。
而旁邊三人,雖然聽不太懂楊青時和劉剛的對話,但也知道事關重大,就連楊漢友都只是悶頭吃菜,一言不發。
“有市場,資金也不缺,廚師和服務員都是現成的……”
“就這麼定了,好又來精品中餐!”
半晌之後,劉剛大笑三聲,將杯中白酒仰頭一飲而盡。
商人的本質就是逐利,哪有不冒風險的?
在巨大的空白市場誘惑下,劉剛也並非是沒有些魄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