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教室跟著笑起來。
“秦姐你太看得起我們了。”
“壓軸題還得用三種解法,您可饒了我吧!”
“我們是人,他倆是神,根本不在一個level。”
秦禾跟著說笑幾句,適時肅起聲音:“行了,快做題吧,林沁第一種寫法快寫完了。”
這道大題有四小問。
從考察基礎的第一問就能看出難度。
普通大題第一問送分。
這道題需要將直線運動公式變形使用,或結合能量守恆定理一起建立方程,再進行勻速圓周運動的計算,才能得出物體的終速結果。
第二小問涉及電場規律和多次動能交換。
放在普通班的試卷上甚至能單獨出一道應用題。
不擅長動能守恆運算的同學已經夭折在此。
而第三小問更是難度陡升,電場磁場疊加,兩種規律的交變電流輪崗,計算物體脫離場域的距離範圍和時間區間。
能看懂題目的學生還剩下三分之二,有明確思路解題的大概二分之一。
至於能在二十分鐘內準確給出答案的,不超過十五人。
至於最後一問,完全是用來篩選頂尖學霸的。
電磁感應問題和以上難題結合,光是需要計算各時段狀態的運動物體就有四個。
分析狀態,列出公式,準確計算,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說起來簡單的五個步驟,詳細講解起來,一整張黑板都寫不完。
能進一班的水平都不差,打眼一看就知道林沁和譚玉博的水平高低。
譚玉博這邊的半張黑板從上至下書寫答題過程,角落留出一塊作草稿紙用,寫了擦擦了寫,手臂不停上下活動。
反觀林沁,像是起初讀題的幾秒鐘就已經在大腦裡完成了分析羅列和計算的過程,直接篩選有效資訊謄抄到黑板上。
除了整齊美觀的答案,一個多餘的字元都沒寫!
絲滑得讓人難以置信!
“臥槽!”
有人仰頭看題時瞅了眼林沁的板書,猝不及防地驚呼一聲。
他偷看秦禾一眼,趕緊捂住嘴,搖晃同桌肩膀指向黑板。
“臥槽!”又一聲驚呼。
此現象猶如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在一班教室裡出現極其迅猛的“人傳人”現象。
動靜鬧得越來越大,最後幾乎所有同學仰著頭一起看林沁答題。
秦禾自然發現了大家的變化,笑眯眯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沒阻止。
作為一班的尖子生群體,班裡還有譚玉博這個“萬年第一”,這些小孩傲氣地快能掀翻一中了。
開學前秦禾還挺憂心,怎麼才能挫挫銳氣小孩們的銳氣,讓大家更踏實地衝刺高考。
林沁來了。
完全是給理一班送了一場及時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