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漢問道:“老丈可以教我梅花鳳鱭炙的做法了嗎。”
壯漢就是專諸。
兩個月來他走遍了全吳國,跟隨一些炙魚師虛心學習了數十種炙魚之法,手藝大為精進。
但專諸知道,吳王僚是一個美食專家,遍食吳國美味,口味獨特,也曾經召集了無數炙魚高手替他做魚,僅憑這些看似高超實則普通的魚炙手藝恐怕打動不了他。
直到後來伍子胥打聽到太湖邊有一名被人稱為太和公的老漁翁擅於全魚炙,尤其有一道梅花鳳鱭炙的菜據說全吳國只有他一人能燒製。
於是,伍子胥便推薦專諸前來學習。
見面之後,太和公交給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與太湖漁民一起捕鳳尾鱭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然有魚就好辦了,不過還需要一樣東西。”太和公道。
“什麼?”
“嚴冬的寒梅枝。”太和公道。
這麼苛刻?轉念一想,暗道既然是名炙,自然要求要高一些了,可是炎炎夏日到哪裡去找那種東西?
太和公看出了專諸的窘迫,笑道:“恰好我預備了一些。”
……
一間簡陋的茅屋內,支起了一口遍佈小孔的石制烹飪器具――炙子。
炙子底下燃起了寒梅枝,散發著一股奇特的香味。
“此梅花鳳鱭炙乃勾吳古國先祖泰伯所創,我只做一遍,你要仔細看清楚了。”太和公一邊處理著鳳尾鱭魚,準備著其它食材,一邊道。
“普通炙烤用鐵具,但魚炙必須用石炙子,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做魚如做人,要慢慢來,掌握火候方能做出人間美味。”太和公將魚翻過來,烤著另一面。
“鳳尾鱭魚為至陽,梅花木為至陰,用羊脂抹在魚身上,烤制八分熟時以肉醬、芥末、醋和姜等佐料澆注以調和陰陽……”
半個時辰後,魚烤好了。
一股淡淡的魚香飄滿了屋子,夾雜著奇特的香氣。
太和公將烤好的魚盛放在一個瓷盤裡,將佐料淋在魚身上,頓時香飄十里,妙不可言……
太和公說過只做一遍,他操作的同時專諸目不轉睛地盯著,生怕遺漏哪怕每一個微小的細節。
當太和公象完成一件藝術品完成了全部操作,整條魚呈現面前時,他禁不住嚥了一口口水,俯身用手猛烈地扇動著香氣送入鼻子。
“就是它了!”品味著神仙也動心的魚香,專諸心中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