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不報非君子,老子今天要報仇,順便撈一把。”王超心中快速地想,“這麼多人,打起來要怎麼搞?老子先怎麼樣要撂倒幾個再說。抓一把錢就走?還是怎麼搞?”
點評:打鬥前的鋪墊,用了神態描寫和心理描寫。
神態描寫就是人在特定情境下五官的一系列運動變化,實際上就是動態的肖像描寫。
用神態描寫描寫人物,一能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二可以刻畫人物性格。
在這一段裡,神態描寫不多,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一句“血湧到臉上”,來表現主角的憤怒,其實如果要加更多神態描寫的話,也可以再描寫下眼睛,怒目而視的那種感覺。
在使用神態描寫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一定得結合人物所處情境,不能離開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需要,為寫神態而寫神態。
心理描寫,就是以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描摹剖析,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這裡描寫了主角從想報仇到對對方人多勢眾的擔憂,這一系列複雜地心理變化過程,很好的體現出主角膽大心細的性格特徵。
進行心理描寫應注意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1.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必然產生的心理活動,而不能為心理描而進行心理描寫。
2.寫心理活動,要防止左一個心理活動,右一個心理活動。
只有在關鍵的情節、動作、表情出現時,才伴之以心理描寫。
3.寫心理活動,要努力寫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這三點,對照著上面的例子,主角的心理活動是在他準備打鬥之前的(在特定情境、關鍵情節中),主角從想報仇到擔憂這個心理變化過程很好的寫出來了。
▼
王超心裡把變化都盤算清楚了,深呼吸一口,快步走了上去。
一群人的心思都在牌上,百元大鈔遞來遞去,絲毫沒有察覺到王超。
“光哥,該悶了,我悶五十!”另外一個紅頭髮的小混混對那個光哥敲了敲桌子。
這個光哥,正是以前打了王超的那個混混。
“喊毛啊。媽媽的B。”光哥好像是輸了錢,心裡很不痛快,用手把桌子狠狠的一拍。
“小光,輸了錢不要急,等會贏了的去請K歌,幫找個正點的妞玩玩!”
良哥搓了搓自己的牌,然後悠閒地吐出一口菸圈。
這個時候,王超已經到了光哥背後,突然出手,猛地抓住光哥的頭髮往後一扯!啊!光哥沒有絲毫防備,驟然遭遇到這樣的毒手,發出了驚天動地的一聲嚎叫。
咔嚓,王超這一猛拉頭髮,帶起光哥的身子拖到地面,連椅子都拖斷了。
注意到我加粗的詞句,這裡用了大量的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在人物描寫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它是透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最常用的描寫方法。
動作描寫的作用在於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