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赫丟下這話,便離座大步流星而去,頭也不回。挺拔的身姿,健碩的體態,穩健的步伐,無不都在彰顯他的魅力與氣魄。就連背影也正氣凜然。
方維庸忙道:“退朝!”隨即大步跟上。
滿朝文武面面相覷,有人低下頭,自慚形穢,不久便徑自離去;有人搖搖頭,嘆息著,也退出了大殿。
但並不是所有朝臣都退出去了。嶽相與三司的三位大人,都留在大殿未走,蕭景煜也尚未離開,還有工部王尚書、崔敬軒與杜子衡等人,都留在殿上,面面相覷。其中其中一位滿面胡茬個頭奇高的大個子武將,尤其惹眼。
小順子走過來,向諸位大人恭敬地行了禮,說道:“諸位大人請隨我來。”
諸位大人隨他而去,轉眼便到了御書房。
正要進門便見,君上先一步回的御書房,端了杯茶坐在案後,饒有趣味地看著他們,與朝上那個震怒的君上,判若兩人。
這是怎麼回事?
宇文赫也不急著解釋,盯著眾位大人中那位滿面胡茬的大個子武將說道,“泰山,讓巡防營加強巡邏,尤其是在天色將明未明之際,莫要給有心人鑽了空子。”
大個子武將張泰山雙手作禮,回話道:“臣遵旨。”
他似乎有些駝背,站不直身形已經很高大了,聲音更是洪亮如鍾,在殿上卻是未曾加入爭吵的。若是他開腔,那些文官哪裡還有說話的機會?
君上點了個頭,表示滿意,呷了口茶,“諸位臣工就說說吧,這貼滿全城的所謂魏王檄文,你們都有什麼想法?”
嶽相看了看蕭景煜,又與三司都交換了個眼神,而後朗聲道:“老臣覺得,所謂魏王檄文,不可盡信。”
三司也紛紛附和,“臣附議。”
宇文赫眼底掠過一絲笑意,心中有個想法已然形成。
露華殿裡。
銀臨去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便去而復返。
回來便稟報道:“皇后娘娘,奴婢已將一切都吩咐下去了。總廚今個兒不在,換了位不熟悉端雲公主的廚子在主事,奴婢帶了位過去在公主府照顧青荷郡主的嬤嬤,那嬤嬤最是清楚公主與郡主的喜好了。廚子們這會兒已經在準備了。”
蕭如月聞言淺笑著點了點頭,端雲公主與青荷郡主的臉色卻是不太好看。
皇后果然不是什麼善茬,早前能給她們臺階下,這會兒也能削了她們面子。她這是在警告她們,最好收斂自己,別惹惱了她,否則她隨時都能收拾了她們麼?
端雲公主暗暗攥緊了繡帕,青荷郡主大袖衫下的手也攥成了拳頭,皆看著蕭如月。
蕭如月沒事人一般,笑意輕淺的對太皇太后說著:“皇祖母,臣妾吩咐銀臨順便去御書房通報了,等君上忙完,也會趕過來了。”
“嗯,皇后考慮的周全。”太皇太后對她頗為滿意的。
御書房中議政如火如荼。有羽林衛副統領親自守著御書房的大門,閒雜人等不可靠近。
皇后娘娘差遣了銀臨前來報信說,今個兒因為端雲公主與青荷郡主入宮的關係,要留在露華殿用午膳,請君上政事忙完去露華殿。
君上答應了一聲,差遣方維庸先行一步趕去露華殿,看看太皇太后與皇后那邊可有什麼需要幫忙準備的。
這會兒已經是巳時,太陽已經在頭頂上發威了,天氣炎熱的緊,走出門便有熱浪撲面而來。
方維庸打傘走到露華殿來,已是滿頭大汗。許嬤嬤給端了碗冰鎮酸梅湯,讓他解解渴,去去暑氣。
一碗酸梅湯下去,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
露華殿中其實並沒有什麼需要方維庸前來幫忙的,蕭如月特意讓銀臨去一趟御書房,又要方維庸來跑這一趟,是有目的的。
方維庸見到端雲公主母女,心中明朗了許多,與蕭如月交換了個眼神,表明已領悟了皇后娘娘的用意。
蕭如月笑笑,太皇太后拉著方維庸問了一些朝上的事情,問說,君上是否對檄文之事非常惱怒,方維庸便板起臉來,一副驚魂未定的模樣回道:“君上震怒,令三司與京兆尹、巡防營各府各部務必儘快查出,究竟是何人在背地裡假借魏王的名義,企圖操縱百姓民心。”
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也表示必須嚴肅處理,決不能給有心人以可趁之機。又言道:“那些人云亦云之人,真真可笑。”
一句話,便讓同在露華殿裡的端雲公主與青荷郡主的臉,綠了又白。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