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秋尚書暴怒後跳腳大罵的模樣,蕭如月頓時沒了吃東西的心情。
話不投機半句多是真的。
崔敬軒對上秋尚書,句句帶刺,可是一與蕭景煜說話,卻換了個人似的,完全變成了虛心請教的好學生。
這到底是文人眼中對莽夫的輕視,還是單純就因為秋尚書此人真的十分令人厭惡?
蕭如月想了想,她更相信是後者。
瓊林宴上吃吃喝喝談天說地,君臣倒是出奇的和睦。
蕭如月也分外有代入感。
瞧杜子衡侃侃而談對家國社稷的見解,她深深覺得,宇文赫找到了一個十分可靠的人才。
崔敬軒嚴謹刻板,倒是個掌管刑律的好料子。相信宇文赫心中早有打算。
工部尚書王大人與蕭如月搭了幾句話,就像是找到了知音,聊著停不下來了。
蕭如月畢竟是學的刺繡出身,蕭家以禮傳家,但祖母家傳卻是西夏最著名的能工巧匠,她雖然手藝活不算太精通,但是打小耳濡目染,談到各種水利工程,卻還是略知一二的。
工部王尚書像是挖掘了塊寶玉,不住地誇獎道:“好苗子,是塊好苗子,小小年紀勤奮肯學,將來必能有一番大作為。”說著,就一手搭在蕭如月肩上了。
王尚書此人是個精明人,他也是見過皇后兩面的,但不知道是蕭如月變裝變的巧妙讓他認不出來,還是他因為發現了可造之材一時太過興奮,竟然都沒有發現他眼前的這個俊秀少年,就是皇后娘娘,而他,竟然是拍了皇后娘娘的肩膀。
日後等他發覺,會不會覺得心驚膽戰?
蕭如月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陪著笑臉,謙虛的連聲道:“王大人抬愛,晚生不敢擔。”
王尚書以為年輕人是害羞了,鄭重其事道:“探花郎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造詣,可願入我工部,拜我為師?”
蕭如月這回著實是嚇到了,她下意識看了宇文赫一眼。
王尚書也跟著往宇文赫那裡看去,恍然大悟一般,連忙起身下跪,“君上,微臣想向君上討要個可造之材,請君上恩准。”
蕭如月一時間不知自己是該跪下還是不跪,便呆呆站著了。
其他大人們也都紛紛停下自己手邊的事情看了過來,連同嶽相、蕭景煜,還有杜子衡與崔敬軒,也都靜靜看著。
嶽相與蕭景煜對視了一眼,有些詫異:王尚書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看上眼的。他挑人,可比科舉三甲還挑。
杜子衡與崔敬軒都是吃驚,完全不明白眼前這一幕是怎麼回事。
座上的君上,萬眾矚目。
殿內一時陷入沉寂。
半晌。
“王尚書眼高於頂,每次都是朕給了你人,你往外推,這恐怕還是你頭一遭主動提出把人往工部領的。”宇文赫語氣淡淡,平靜無波,聽不出喜怒。
王尚書的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了,額頭滲出了冷汗。
在場眾臣全都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喘。
蕭如月也暗暗替王尚書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