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在小鎮確實極少露面,每次遠遊返鄉,無非是悄悄回趟泥瓶巷祖宅,上墳,然後就會去往落魄山,在槐黃縣城幾乎不做逗留。不然就是下山,去騎龍巷的兩間鋪子查賬。
而曹耕心的路線,就那麼幾條,哪裡有酒往那邊湊。何況曹耕心的那個身份,也不合適與陳平安有什麼交集。
曹枰一手從棋罐中捻起棋子,一手按住腰帶。
曹耕心見機不妙,立即說道:“不過我跟劉大劍仙是極投緣的好朋友,而他又是陳平安最要好的朋友,所以這位年輕隱官的大致性情,我還是瞭解的。陳平安在少年時做事情就穩重得不像話,但是他……從不害人。要說合夥做買賣的物件,陳平安肯定最佳人選了,二叔獨具慧眼,沒話說!”
曹枰見二叔好像還是不太滿意,只得絞盡腦汁,想出個說法,“律己帶秋氣,處事有春風。”
“那就是既能上山,也能下山了。”
曹枰這才點點頭,“寒門貴子才高權重,處世平和行事穩當,定從福慧雙修得來。”
袁府。
離開客棧的元嬰境劍修袁化境,難得返回家族,找到了前不久剛剛回京述職的袁正定。
雙方對坐飲茶。
他們兩個,被視為百年之內,上柱國袁氏最出類拔萃的兩個。
只不過雙方年齡懸殊,所幸只差了一個輩分。
只看容貌,人至中年的袁正定,其實還要比袁化境老成幾分。
擔任龍州一郡郡守的袁正定,與擔任多年的窯務督造官的曹耕心,一直被京城官場老人拿來作對比。
再加上關翳然,劉洵美,四人年齡、家境相仿,而且如今混得都很好。
其中劉洵美很快就會跟隨曹枰去往蠻荒戰場。
相對來說,曹耕心是最為異類的一個,典型的京城公子哥,少小風流慣。
當然更是打小就出了名的焉兒壞,意遲巷和篪兒街的那些“腥風血雨”,最少一半功勞都歸這傢伙的煽風點火,再從中牟利。
所以袁正定一直對曹耕心沒什麼好感。
袁化境說道:“正定,這次意外不大。”
那個黃庭國出身的龍州刺史魏禮,其實現在也在京城,不過相信他很快就會離京,去大驪陪都擔任禮部的侍郎。
那麼空缺出來的龍州刺史一職,就成了個各方勢力爭奪的香餑餑。
官場上,也有一些個類似兵家必爭之地的要津官位。
何況如果能夠官居一州刺史,對於文官來說,就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了。
袁正定點點頭,疑惑問道:“受傷了?”
袁化境笑道:“你不用管這些,安心當你的官。”
然後袁化境以心聲說道:“藩王宋睦的那條渡船,都到了京畿之地,好像臨時改變主意,沒有入京。”
這就是袁化境作為地支一脈修士的獨有優勢了。
可以知曉很多上柱國姓氏子弟都絕不敢摻和的隱蔽事務。
藩王宋睦身邊。
婢女稚圭,飛昇境。她如今已是四海水君之一。
馬苦玄,真武山。
包括正陽山,雲霞山,老龍城苻家在內,這些山上仙家,一向與那座藩邸關係親近。
何況還要再加上那幾支大驪鐵騎。
以及大驪陪都六部衙門的那些青壯官員。
袁正定神色淡然道:“不認天子,只認藩王。這是國之大患。”
袁化境笑道:“那還不至於。”
袁正定說道:“我準備與陛下建言,遷都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