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再不喜歡戰爭,也絕不會眼睜睜看著蠻荒天下覆滅。
陳清都笑道:“既不去追求十五境,偏偏又如此自信滿滿,記得印象中的白澤,不是那種喜歡說大話的,那麼是你萬年之前的合道十四境,大有學問了?”
白澤笑了笑,沒說什麼。
雙方確實還沒熟到那個如此開誠佈公的份上。
當初高高在天的神靈隕落無數,舊天庭遺址成為一處既無法打碎、又極難佔據的無主之地,此外幾座天下剛有個雛形,只不過幾位天下之主,其實早有定論了,比如三教祖師,就沒什麼可爭的,唯獨蠻荒天下,還有些變數,白澤,初升,一個是擁有絕對的威望和實力,一個是有心氣,也有境界,都能夠與後來的託月山大祖掰掰手腕。
只是白澤跟隨大祖一起登山,幫忙取名託月山,還給那個孩子取了個真名,這就意味著白澤認可了大祖的天下共主身份。
老祖初升總不能去一挑二,何況蠻荒天下初定,初升不願內訌,讓其他天下有機可乘,也就徹底死了那條心,只是仍然不願寄人籬下,就跑去開闢出了一座英靈殿,與託月山遙遙對峙。
其餘一小撮在大戰中受傷的巔峰大妖,為了養傷,陸陸續續陷入冬眠狀態。
後來得以從冬眠中自行醒來者,憑藉強橫的肉身,極高的道法境界,無一例外,都成為了舊王座大妖,在英靈殿佔據一席之地。
比如搬山老祖朱厭,還有荷花庵主,佔據居中一輪明月“金鏡”,將其煉化為修道場地。
黃鸞,開始收攏各色洞天福地遺蹟、仙宮府邸,仰止醒來後,則一眼相中了那條被劍修觀照一劍劈出的曳落河。
此外的那撥舊王座,劉叉,緋妃,其實相較於這撥上古大妖,都屬於晚輩。
尤其是極為年輕的劍修劉叉,有點類似蠻荒天下劍道氣運相中者。
等到劉叉被囚禁在功德林一處山水秘境之內,連同劍道在內的天下氣運流轉,無形中就轉移到了斐然身上。
白澤為此還在離開浩然天下之前,專程去了趟功德林找劉叉。
文廟那邊甚至只是讓茅小冬一人象徵性陪同前往,由此可見,對白澤確實放心得無以復加。
每天就是在那邊釣魚的大髯劍客,在前輩白澤可惜他的劍道成就在異鄉止步之後,劉叉只說了一句話。
“讓浩然天下少了個十拿九穩的十四境,其實我虧得不多。”
由此可見,劉叉篤定醇儒陳淳安這位亞聖一脈的頂樑柱,假若沒有死在他的劍下,絕對可以躋身十四境,而且極快,未必比合道星河的符籙於玄更慢。
一旦肩挑日月的陳淳安成功合道十四境,對於蠻荒天下來說,後果不堪設想。
既是毋庸置疑的合道人和,又兼具合道天時之玄、地利之優,再加上陳淳安自身的儒家聖賢神通,這麼一位十四境,戰力相當可怕。
要知道當年在劍氣長城的城頭上,在董三更之前,陳淳安就曾拖拽過荷花庵主的那輪明月。
陳清都笑道:“換成我是那個小夫子,就說服至聖先師,如何都要聯手做掉你,絕對不留後患。”
就像董三更的孫子,劍修董觀瀑,陳清都其實很順眼,對其劍道,還曾寄予厚望。
喜歡歸喜歡,該殺還是得殺。
“那就不是禮聖了。”
白澤搖頭道:“何況我也不是那麼好殺的。”
白澤當年之所以願意讓道給託月山大祖,不是自認無望那個觸手可及的十五境,而是一旦白澤當時就破境,對整座蠻荒天下的影響太大,最終形勢演化,會與白澤心中的大道相悖。
白澤曾經寄希望於小夫子禮聖的規矩,能夠讓浩然人族和蠻荒妖族,合力打造出一個雙方相安無事的太平盛世。
這就涉及到遠古時代術法如雨落人間,妖族修煉的大道根本,因為比人族多出一個至為關鍵的煉形環節,在妖族和修士之間形成了一道門檻,阻攔下了大地之上無數妖族的開竅,這屬於先天劣勢,但是妖族修士一旦煉形成功,因為真身的堅韌程度,就會多出一個後天優勢。
建立英靈殿的老祖初升,初衷就是試圖能夠將萬千術法,透過傳道一事,流佈天下,讓妖族修士如雨後春筍,在大地湧現,希望蠻荒螻蟻皆可成為大野龍蛇,最終造就出一撥撥遠古時代被譽為地仙的練氣士。
所以就有了道祖騎牛過關,就是專門找那初升,切磋道法。
一旦蠻荒天下的登山修士,沒有任何門戶之別,修行毫無門檻可言,最終修士煉形,就可以輕鬆研習各類術法,初升完成那個心中極為宏大的願景,就有機會真的得以實現,“唯有妖族修士,先天肉身成聖,後天術法如神。”
如果只是妖族練氣士數量的多如泉湧,還好說,真正的問題,在於蠻荒天下的妖族,是幾座天下中,最有可能有實力、也是最有
野心以及最富殺戮本性的存在,殺戮,吞併,侵襲,劫掠……無止境追求單個個體的無限強大,不希望有任何的約束。
要是隻說飛昇境之間捉對廝殺的實力,不光是吃盡苦頭的浩然天下,敵不過蠻荒,青冥天下和西方佛國,也是一樣。
就像在蠻荒天下妖族修士眼中,浩然九洲,有鄭居中,有龍虎山趙天籟、火龍真人這些巔峰修士,屬於意外,每每談及,多半得加個“竟然”。
而刑官豪素在聽陸沉說仙簪城一役,城主玄圃竟然在一炷香內就斃命,也會覺得意外。
不敢相信,蠻荒天下竟然有如此道法稀爛的飛昇境大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