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輕聲笑道:“沒事,只是習慣了在這邊發呆,一時半會改不過來。至於我的這份擔心,其實還好,太過擔心和毫不擔心,在這兩者之間,折中即可,我會小心掌握分寸的。”
就像男女情愛之間的磕磕碰碰,其實女子那些讓男子摸不著頭腦的情緒,本身就是道理,認可她的這份情緒,再幫忙疏解情緒,等女子漸漸不在氣頭上了,然後再來與她心平氣和說些自己道理,才是正途。這就叫退一步思量,先後順序的學以致用,一旦跳過前邊的那個環節,萬事休矣。
寧姚轉頭看了眼對面的半座城頭,問道:“如果你在那邊跟人問劍?”
陳平安笑道:“那就可以跟魏大劍仙掰掰手腕子了,只分勝負的話,肯定還是我輸,可如果約定了雙方不許離開城頭,那就沒有半點懸念了,我活他死。”
一旁那位橫劍在膝的風雪廟大劍仙心思微動。
寧姚和陳平安的對話,沒有心聲言語。
陳平安轉頭笑道:“吹牛不犯法吧?”
魏晉呵呵一笑:“反正在這裡,誰官大誰說了算。”
陳平安朝魏晉拋去一壺得手不久的百花釀,“魏客卿是我那酒鋪的老主顧了,以前你被說成是天字號的冤大頭,把我氣了個半死,我也就是在避暑行宮那邊脫不開身,不然非要一人一麻袋。對了,這可不是什麼尋常的百花福地酒釀,禮聖都多年未曾喝著了,所以魏大劍仙千萬千萬悠著點喝,不然就是糟蹋了這壺無價也無市的好酒。”
人生何處會缺酒,只缺那些心甘情願請人喝酒的朋友。
再說了,有件事,陳平安始終沒有親口與魏晉提及,自己人生當中,第一次見到所謂令人心神往之的那種劍仙風采,其實不是一路相伴的阿良,而是在嫁衣女鬼那處府邸,一劍破開天幕的風雪廟劍仙。只是這種話,以後要是還有機會,能與魏晉在酒桌上都喝高了,再說不遲。
魏晉接住酒罈,隨手揭了泥封紅紙,仰頭喝了一口,眼睛一亮,點頭稱讚道:“竟然真是好酒!”
陳平安顧不得跟魏晉計較什麼“竟然”,趕緊探臂伸手,將那片飄搖遠去的紅紙駕馭在手,收入袖中後,沒忘記補了一句,“不介意的話,喝完了酒,回頭將空酒罈還我啊。”
魏晉神色認真問道:“你還有沒有剩下的?下一罈酒,我可以花錢買,你隨便出價,有幾壇我買幾壇,要是穀雨錢不夠,我可以找人借。”
曹峻眼饞至極,搓手問道:“陳平安,你這麼厚此薄彼,不妥當吧?別忘了咱倆可是老鄉,還是一條巷子的鄰居!”
陳平安扯了扯嘴角,“魏大劍仙是我落魄山正兒八經的客卿,你算老幾?真要跟我求酒喝,家鄉那邊的糯米酒釀要不要?好喝,還不貴,保證價廉物美。”
他孃的,當年在泥瓶巷那筆舊賬還沒找你算,竟然有臉提同鄉鄰居,這位曹劍仙真是好大的忘性。
如果不是看在曹峻去過桐葉洲的份上,曾經跟隨師兄左右,一起看守那道通往五彩天下的大門,那麼之後在正陽山,陳平安就順手將他誤認為是一線峰祖師堂的某位嫡傳劍仙了。
曹峻嗤笑道:“山上的客卿算什麼,盡是些光拿錢不辦事的貨色,當然我不是說咱們魏大劍仙,陳平安,打個商量,我給你們落魄山當個記名供奉好了,哪怕名次墊底都成,比如以後誰再想成為供奉,先過末席供奉曹峻這一關,這要是傳出去,你們落魄山多有面兒,是吧,我如今好歹是個元嬰境劍修,何況指不定明天后天就是玉璞境了,拿一壺酒水,換個供奉,咋樣?”
陳平安揉了揉下巴,“落魄山即將建立下宗,確實缺人手。”
曹峻哈哈笑道:“我曹峻這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最不計較虛名了。當那下宗的末席供奉更好!”
陳平安拋給了曹峻一壺百花釀,“那就說定。”
寧姚提醒道:“就你這麼個送法,留不下幾壇百花釀的,回頭可以再拜訪一下封姨,找個理由,比如說歡迎她去飛昇城做客?”
陳平安笑著點頭,“這個由頭好,估摸著五壇酒起步。”
曹峻比魏晉矯情多了,取出一隻酒杯,倒了酒,嗅了嗅,舉杯抿一口酒水,吧唧嘴回味一番。
他喝著酒,以心聲問道:“魏晉,寧姚一直是這樣的女子?”
跟傳說中那個戰場上殺妖如麻、戰場外只會練劍的寧姚,確實不太一樣,簡直就是聞名不如見面。
魏晉說道:“我不清楚。”
曹峻還要繼續詢問,魏晉說道:“我只知道,你與其跟我偷偷心聲言語,不如光明正大開口問寧姚。”
魏晉直到這一刻,才突然記起那個年紀輕輕的女子劍修,是一位飛昇境。
實在是寧姚跟在陳平安身邊,太不像一位飛昇境劍修了,鋒芒內斂,眉眼柔和,氣象淺淡,哪裡像是一座五彩天下的第一人了。
陳平安望向城頭外邊的大地,當年就被桃亭道友仔細刨過了,那就肯定沒有撿大漏的機會了。
而且這些年,外鄉修士來來往往的,其中不乏隱士高人,城頭外邊這處廣袤戰場,肯定被犁地狗啃一般,早就給挖地三尺了。
一手輕輕握住寧姚的手,一手抬起,陳平安指向遠處,以心聲為她介紹幾處渡口和歸墟大門,浩然天下在此開闢出來的秉燭、走馬、地脈,三座渡口,如今還在擴建和南移,尤其是墨家鉅子建立的那座地脈渡城池,越發龐大,高聳入雲,是陳平安在城頭這邊,唯一能夠相對清晰望見的景象,聽說這座城池,可以屯兵二十萬,隨著城池的擴張,最終可以容納三十萬王朝鐵騎的兵力、武庫兵器補給。
此外墨家三脈和匠家修士,總計一萬兩千餘精通山上營造、機關術的練氣士,分別依託兩座渡口,各自打造出一座可以搬移的雄偉城池。
加上位置更遠的四處歸墟通道大門,天目,神鄉,黥跡和日墜,各處周邊都在大興土木,浩然修士和山下兵力,源源不斷趕赴蠻荒天下。
劍舟、山嶽渡船和跨洲渡船,不斷透過好似水神走鏢的歸墟通道,護送浩然天下各洲兵力遠遊蠻荒,以往只有飛昇境
大修士才能做到的跨越兩座天下,如今倒是半點不稀奇了。
仔細聽著陳平安的娓娓道來,寧姚突然問道:“大驪那筆賒欠墨家的最大外債,文廟真的幫忙償還了?”
陳平安嗯了一聲,這筆債務,本是一個天文數目的神仙錢。所以如今大驪朝廷的邊軍排程,就愈發遊刃有餘了。此外的大債主,像皚皚洲劉聚寶和中土鬱氏這幾個,大驪宋氏補償起來就很簡單了,自有桐葉洲的山上山下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