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許弱本身就是墨家子弟,親眼目睹此城,一就只有一個感受,歎為觀止。
一位老真人護送鬱泮水和少年皇帝去了玄密王朝後,就縮地山河,到了一處歸墟入口,然後很快就現身蠻荒,遠遊不知幾個萬里,一路上也沒遇到個能打的,最後終於逮住個好像境界不錯的,結果定睛一看,他孃的,不是飛昇大妖。老真人翻開一幅地圖,呦,好像還是個挺有名氣的大山頭,據說先前打那桐葉洲打得很起勁嘛。
於是老真人就施展出了火法與水法。
方圓千里之地,大水在天,大火鋪地。水作天幕火為地。
老真人撫須點頭,自言自語道:“老當益壯,術法尚可。”
沉默片刻,火龍真人自言自語道:“是不是有點氣力過大了?”
火龍真人自問自答,“打架不講究個氣派,還打什麼架?”
北俱蘆洲的江湖上,有個鬼鬼祟祟的蒙面客,踩點完畢後,趁著夜黑風高,翻過牆頭,身形矯健,如兔起鶻落,撞入屋內,刀光一閃,一擊得手,手刃匪寇,就似飛雀翩然遠去。
這些年行走江湖,都是跟那位好人前輩有樣學樣,這般隱蔽行事,他還給自己取了個化名,杜好事,杜俞的杜,做好事不留名的那個好事。
杜俞每次出手,都會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做完就跑,好像生怕別人知道他是誰。
大好人間,這邊天晴那邊雨,此處山花不動別處風。
往北的御風遠遊途中,陳平安一行人偶爾停步休歇,山上山下不做定數,眼中所見景象,也就因時因地而異。
有那周遭百里的崇山峻嶺,靈氣沛然,雲霧升騰,攪動飛旋,山巔祠廟在夜幕中金光熠熠,如同一盞高懸天地間的大燈籠。
有那驛旅客逢梅子雨,藕花風送離人愁。有那大水之濱,官府籌建黃籙齋,祈福消災。在那旭日東昇之時,朝霞絢爛,有一撥練氣士隨雲而走,其中有那少年少女,跟隨師門長輩一起大聲朗誦師門道訣,揚言要活捉三尸焚鬼窟,生擒六賊破魔宮。
有那入山採石的匠人,接連大日曝曬下,坑洞水落石出,在衙署官員的監督下,老坑場內所鑿採美石,都用那稻草小心包好,按照世世代代的習俗,人人蹲在老坑門口,必須等到太陽下山,才能帶出老坑石下山,不論老少,肌膚曬得黝黑油亮的匠人們,聚在一起,以方言笑語,聊著家長裡短,家裡有錢些的,或是家裡窮卻孩子更出息些的,話就多些,嗓門也大些。
到了趴地峰。
張山峰還是跟當年差不多的年輕面容,只不過在山上吃好穿好,不用一個人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就不再那麼窮酸落魄了。
白髮童子一直在四處張望,這就是那個火龍真人的修道之地?
得知那個女子就是寧姚,張山峰打了個道門稽首,笑道:“寧姑娘你好。小道張山峰,目前暫無道號。”
寧姚笑道:“見過張真人。”
張山峰無地自容。
陳平安笑呵呵道:“聽老真人說你已經是地仙了!”
張山峰一臉錯愕,“是師父口誤了,還是你聽錯了?我才剛剛是觀海境啊。”
陳平安微笑道:“那麼你知道我這會兒,是啥境界嗎?”
張山峰試探性問道:“仙人境?難道是飛昇?”
陳平安有些吃癟,“那還不能夠。”
張山峰哈哈大笑,小樣跟我鬥,你還嫩得很。
陳平安突然說道:“走,與你學拳。”
張山峰嘆了口氣,“鬧呢。”
陳平安神色認真,“沒跟你開玩笑。我在劍氣長城那些年,一直在學你的拳,但是不管怎麼練,好像都不對,死活練不出你當年的那份……拳意。”
張山峰氣笑道:“還說沒鬧?我一個修道之人,隨便比劃兩下,有個啥的拳意?”
陳平安忍了忍,還是沒能忍住,怒道:“隨便比劃兩下?!啊?”
他孃的,你知不知道老子在城頭上,拗著性子,硬著頭皮,咬著牙慢悠悠,練了多少拳?不還是沒能讓那份拳意上身?
張山峰抖了抖道袍衣襟,笑嘻嘻道:“沒法子,練拳這種事吧,得祖師爺賞飯吃。”
陳平安一晃袖子,伸出手掌,“來,咱倆練練,過過招。”
張山峰一個後跳,伸長胳膊,抖摟了個刀法的裹花架勢,“我可是得了徐大哥刀法真傳的,你因為習武資質差,當年徐大哥不稀罕教你,又怕你傷心,就只好一直瞞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