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笑問道:“十分好奇,不當問也要問了,城頭那邊,崔瀺沒罵人?”
亞聖搖搖頭,“沒有。只說他如果早生個一兩百年,人間會少死很多人。可惜生得太晚,只有百餘年籌劃,必須腳步匆匆,難免捉襟見肘。”
熹平哭笑不得,繡虎你這還算捉襟見肘?
亞聖想起城頭那邊的最後一幕。
雙方一番坐而論道之後,崔瀺抬起手掌,豎在耳邊,好似在聆聽什麼。
彷彿先前天傾之時,風吹散世間所有嗚咽聲,既有浩然,也有蠻荒。
鰲頭山那邊,南光照突然有些心煩意亂,便給自己算了一卦。
君子問災不問福,是那儒家子弟的講究,至於貧富貴賤,宿生有載,壽夭短長,人生分定。南光照也不信這個。
看了卦象之後,南光照一身大汗淋漓,茫然失措,心絃緊繃起來,打定主意閉關,必須閉關去。哪怕文廟這邊讓他趕赴戰場,也要找藉口拖延幾年。
百花福地的那位福地花主,回了下塌處,在書案鋪開彩箋,提筆卻不知寫什麼,手臂慵懶壓臂擱。
她幽幽嘆息一聲,終究是沒能見著那個失蹤多年的男人。
低頭瞥了眼臂擱,以行草篆刻有四行文字。
溶溶琥碧青絲騎,璨璨寶珠紅粉妝。
橋上酸風射眸子,葫蘆面上生芝草。
最後兩行落款,分別只有兩字,是他刻出的兩個名字,如山上道侶,相依相偎著。
當年她還只是百花福地的一位尋常花神,品秩不高,當時花名“向秀”。
向秀這個名字,他離去有幾年,就已經棄而不用多少年了。
她放下筆,輕輕翻開臂擱,裡邊又篆刻有四個小字,“清神養氣”。寫得龍蛇飛走,字的精氣神,就像那個人一樣。
哪怕她明知道此次文廟議事,遇見他的機會不大,可到底是念著那個萬一的。
萬一那萬一就是一萬呢。
————
文廟功德林。
文聖一脈。
老秀才。
左右,劉十六,陳平安。
李寶瓶,李寶瓶,還有那頭被劉十六從羽化福地帶到浩然天下的小精怪。
還有茅小冬。
老秀才喝酒很兇,很快就醉眼朦朧,喃喃道:“是真的嗎?”
好酒醉後,美夢成真,讓這個老人,都有些不敢置信了。
老秀才突然一拍桌子,“喝酒不吼,滋味沒有。誰來兩句?”
所有視線,無一例外,都丟給了那個學生、師弟、小師叔的陳平安。
陳平安先前只是橫劍在膝,小口喝著酒,想著某人呢。
睨醉鄉,天地小,乾坤窄,古今短。
一笑撫青萍,手中三尺劍,不曾負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