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內網羅了不少書院子弟,都是優秀畢業生,前途廣大的那種。
李世民對著尤楚紅、獨孤峰、獨孤閥行晚輩之禮後,更對著獨孤鳳道:“見過學姐!”
獨孤鳳跳到李世民身前,為了不仰頭,故意保留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歡喜地笑道:“李二,還是你懂事,當年我逃課時,就你懂得替我打掩護……哎呦!”
說到一半,腦殼上捱了一下,她大怒轉頭,就見尤楚紅三人惡狠狠地瞪著她。
獨孤鳳吐了吐舌頭,趕忙讓到一邊。
一時得意忘形,忘了家長還在。
尷尬,尷尬。
李世民禮貌中倒是不帶尷尬,僅僅有著一絲苦澀。
他是真的不想放棄。
九五之尊,至高無上!
李閥已經佔據關中,有了昔日大秦的成事基業,最後卻要拱手讓人!
做出這個決定有多麼艱難,就可以想象了!
可這並非是善良,也不是真的要濟世救民,純粹是打不過。
昔日單靠大秦一國,能夠阻擋得了其他六國的聯手麼?
不能!
終究還是要靠合縱連橫,分化敵勢,各個擊破。
但現在外面已經不是六國聯手,而是一國統一,擰成一股力量!
宋閥降。
這個訊息,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捆稻草。
李閥原本的指望,其實就是宋閥了。
這在原劇情裡,由於胡漢之爭,幾乎勢成水火的兩大門閥,必須聯手,才有可能與書院抗衡。
結果宋缺與君劍一戰後,回到宋家山城,直接宣佈投降,連昔日在隋朝威勢下勉強保住的鎮南公都不要了。
這將裴矩的威望推至了新的巔峰,同時關中的世家也有了新的倒向。
世家不見得就是牆頭草,但對於這種實力懸殊大到極致的兩方,也知道何去何從。
何況李閥佔據關中,也就在這數個月之間,本就談不上什麼忠誠。
李淵迫不及待地稱帝,更是將遮羞布撤去,連隋朝的大義都用不到了。
如此種種,內憂外患,強敵逼至,還有什麼希望?
難道真的指望突厥破關?
那李世民辦不到。
所以遇到徐子陵,得其佩刀勸說後,李世民就順水推舟,選擇了投降。
他帶來了很重要的訊息。
李淵和李建成也被控制,不存在妥協。
所以想要奪取長安,唯有三路進行。
第一路控制外城。
這個交給寇仲和徐子陵完成。
因為他們與本地的黃河幫,已經混得很熟。
黃河幫是源遠流長的本地幫會,長安城駐軍與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有任何異常調集,必惹起黃河幫的警覺。